香港中评社今天发表政论文章指出,民进党在县市长选后露出向上翻转的讯号,台北外交圈的驻台代表们开始忙着研析民进党的政策走向,特别是对两岸议题的态度。在这样的气氛下,12月20日绿营在台中市举行的反“陈江会”游行乃成为两岸民众、国际社会观察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论说,民进党在野后,尽管声势下滑,仍不间断透过“政党外交”维系与重要国家或地区、政党、智库的往来,争取维持一定的国际关系,奠定东山再起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美日等较积极与台湾往来的国家,也多数了解到台湾蓝绿基本盘差距10多个百分点,民进党纵使短期内要过半并不容易,左右台湾政局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因此,媒体报道,民进党在县市长选后于12月10日邀请“驻台使节”听取报告,一口气来了30多人,除了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因请辞待命未出席,台北外交圈“要角”几乎都到了。搜集政治情资本来就是外交官的工作,这不让人意外,倒是“驻台使节”们热切关心“民进党再起之后要如何走”、“如果民进党在2012年‘总统’大选胜出,两岸政策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区域安定”颇堪玩味。
政论分析:从“驻台使节”的提问可以整理出三大重点,第一,民进党是否走“台独”路线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第二、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让国际社会忧虑的;第三、国际社会对民进党一旦重新执政,是否重蹈陈水扁当局冲撞两岸关系的覆辙,危及区域稳定是忧心的。
对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天是如何答复这些棘手的问题,由于是闭门会议,媒体没有进一步报道。但可以预料,以蔡英文的政治智慧,当时一定把场面收拾得漂漂亮亮,让这些“驻台使节”们在打回国内的报告上多替民进党美言两句,争取多些国际空间。
然而,民进党胜选后的第一场“考试”来了。就是12月20日绿营在台中市发动,扬言要集结10万人向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抗议。不论蔡英文是如何向国际社会保证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会冒进,这一天的游行是外界检验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最佳指标。民进党无端地反“陈江会”,就是反对两岸对话,与美国鼓励两岸对话政策唱反调。如果连两岸对话都要反对,民进党如何让台湾民众、国际社会相信他们一旦重新执政,能有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区域和平?将是很大的考验。
外界其实看得很清楚,民进党现在的“罩门”就在两岸关系,“台独”市场有限,继续走深绿路线难以突破五成基本盘,要调整两岸政策又摆不平绿营内部,也难以与蓝营竞争。导致民进党现在只能采取一种“讨好式”的迂回策略,对国际社会讲一套、向绿营说一套、2012年“大选”时还会有另一种说法,也不放弃各种动员支持者、凝聚选票的政治运动。
不过,以陈水扁当局当年给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这种模糊手段是没有用的,外界关注绿营怎么做,永远高过于听他们怎么说。1220台中市大游行,是民进党县市长胜选后的第一场考试,能不能过关,何其重要!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