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新中国档案

中国驻美使馆变迁:三英里距离见证三十年风雨

时间:2009-09-10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驻美大使馆历经30余年变迁,见证了中美关系30年的风雨。图为日前拍摄的驻美大使馆新馆。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中新社华盛顿九月八日电 题:中国驻美使馆变迁:三英里距离见证三十年风雨

       中新社记者 吴庆才 李静

  三十年前,一位年轻的中国外交官目睹着一面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中英文铜牌被挂上华盛顿“温莎公园”旅馆的大门外。

  三十年后,这位年轻的外交官已经是三英里之外一座气度非凡的中国驻美新使馆的主人,他的名字叫周文重。
 
  从老馆到新馆,这短短的三英里,周文重走了整整三十年,见证了中国外交与中美关系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他所代表的国家则走过了六十年历程,完成了从一个对外封闭、半封闭的国家到世界外交舞台重量级选手的华丽转身。

  近日,驻美大使周文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中国驻美使馆的三十年变迁。

  “五月花饭店”:无大使馆之名 行大使馆之实

  六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一直处于隔绝对立状态。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

  据周文重介绍,一九七三年三月,中美双方分别宣布在各自首都互设“联络处”。中国驻美联络处由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出任主任,而美方则由布鲁斯出任首任驻华联络处主任。

  中国驻美联络处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康涅狄格大街五月花饭店。这座颇有名气的旅馆一直是美国总统就职舞会的场地之一。罗斯福曾在此起草了总统就职演讲稿;杜鲁门也曾在此寄居了九十天。

  周文重说,“中美互设联络处是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联络处行使了大部分大使馆的职能,使得双方得以通过这一‘半官半民’渠道保持经常性联络。”

  路透社在当年发自华盛顿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国旗将自一九五0年以来头一次在这里飘扬。人们认为建立联络处的这一行动除了名义以外,完全是外交上的承认。”

  “温莎公园”旅馆:八任大使与二十五年风雨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中国驻美联络处由五月花饭店搬入不远处的康涅狄格大街两千三百号 “温莎公园”旅馆,直至一九七八年,这里一直是联络处的办公地。

  一九七七年一月卡特就任美国总统,提出四年之内要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美双方在各自首都分别宣布两国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就在一九七八年底,周文重作为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的助理,正式到美国开始了他的一线外交工作。

  三十年前的情景如今他仍历历在目。那一年的最后一天,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的“大使馆官邸”旗帜缓缓降下,十四个“领事馆”同日全部关闭。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温莎公园”旅馆正式挂牌变身为中国驻美大使馆。

  然而,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华盛顿升起,固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中美关系史崭新的一页从翻开的那一刻起,始终徘徊着台湾问题的阴影。

    资料图片:中国驻美大使馆老馆——坐落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北区的“温莎公园”旅馆。图为去年五月十九日,中国为四川地震死难者进行全国哀悼的第一天,驻美大使馆降半旗悼念死难同胞。 中新社发 邱江波 摄

  柴泽民曾回忆说:“我在美国工作的那几年的特点就是不断地交涉”。就在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不久,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多处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与台湾关系法》。

  为此,柴泽民在任期内曾向卡特、里根两届政府进行了数十次交涉,周文重皆随同前往,内中的酸甜苦辣,周文重一一尝遍。

  二00五年,周文重被任命为第八任驻美大使。此前,中国驻美国历任大使分别为:柴泽民、章文晋、韩叙、朱启祯、李道豫、李肇星、杨洁篪。二十五年,八任大使,周文重说:“温莎公园”见证了中美关系建交后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不平凡历程。

  凡纳斯街新使馆:亮丽展示中国新形象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驻美使馆的旧办公楼日益不能适应中美关系发展的需要”,周文重介绍说,由一栋大楼和一栋小楼组成的“温莎公园”旅馆已经太过拥挤。

  二00八年七月底,经过三年建设,一座集庄重与典雅气质、传统与现代风格、中国特色与西方品味于一体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揭开神秘面纱。它位于华盛顿凡纳斯街与国际中心的交界处,距白宫约六点四公里。

  与当年因临时选址而相对寒酸的旧使馆相比,新使馆则显出“大国气派”。这组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父子联合设计的建筑,被舆论认为是“一个用钢铁和石头构成的物质宣言”,亮丽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崭新的中国形象。

  美国媒体评论道:“流光溢彩的新馆舍将取代曾经做过饭店的低矮、不起眼的红砖建筑。这种变化凸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断上升的地位。”

  据设计师贝建中透露,中国政府对设计只提出一个特殊要求——“传达中国重要性,以及体现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角色”。

  周文重认为:“新馆之所以能建立,是因为中国一天天繁荣,强大,也是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们会因为一个场景,记住一段生活;也会因为一座建筑,记住一个国家或民族。如今,美国人不仅记住了中国,而且将她视为利益攸关方和建设性合作者。

  周文重信心满满地说:“中国驻美新馆将继续见证两国关系下一个三十年的新辉煌!”(完)

 

编辑:杨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