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共和国旧影新貌

60年“车生活”之变

时间:2009-10-02 10: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6日电(记者 陆文军)从昔日西方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到如今超越日、美成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正在以超越想象力的速度成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汽车改变了中国。而中国人60年来的“车生活”之变,也正承载和折射着13亿中国人奔向城市化和小康生活的幸福变迁。

   80年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有个“外号”——“自行车王国”。国产“飞鸽牌”自行车还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在上海浦东一家医院工作的严国洲至今难以忘记,他们结婚时,一跺脚给新家添了一部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赢得了街坊邻居们羡慕的眼光。

   上世纪70年代,全中国结婚的青年人都流行购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那时候有辆自行车可不得了,跟现在买辆奔驰、宝马差不多”,严先生回忆道,对这部稀罕之极的自行车,他呵护备至,每天下班都要把自行车的钢圈擦得锃亮。

   改革开放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人的“车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交车;进入90年代后,摩托车迅速普及。2000年以后,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有辆车没什么可稀罕的,很多家庭都已经开始考虑购买第二、第三辆车了。现在上海哪个小区里没有停车难的问题?”严先生笑言,今非昔比,如今他家里已经有两部私家车,自行车也换成了运动风格十足的登山车,不是代步工具,却成了偶尔出去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

   “30年前结婚时梦想一部永久自行车,20年前梦想一辆摩托车,15年前梦想一部夏利”。与共和国同龄的私企老板江先生感慨地说,“那时候,谁能预料到今天我已经坐上了奔驰最高级的S级轿车?”。

   1971年,江先生用100多块钱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花了自己将近一年的工资。“那时,名牌自行车还要凭票购买呢”。

   在蹬着脚踏车上下班16年后,1987年,江先生抓住了全国企业改制的浪潮,承包经营了一家亏损的国有企业,并迅速将其扭亏为盈。那一年,江先生开上了生平第一辆“豪车”——价值十多万元的上海牌轿车。

  
 

编辑:张蕾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