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卫生环保

中国医学60年实现飞跃 微创治疗取代"开胸断骨"

时间:2009-09-02 13:33   来源:科技日报

  一提起做手术,人们的脑海里便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冰冷的手术台、无影灯、沾满鲜血的纱布和手术器械……手术似乎总是让人感受痛苦和恐惧。而现如今,科技的进步正在让这一切逐渐消失:十几厘米的大切口已经可以被几个1厘米的小洞替代;甚至到未来,不再开刀,手术器械通过人体自然孔道进入体内便可将病人的一切病痛解除。
 
  现已91岁高龄的石美鑫教授还清楚地记得,20世纪50年代,因为受到封锁禁运,缝血管的手术针购买不到,给病人动手术只能用最小的绣花针。然而手术针毕竟是有一定手术要求的,于是石美鑫自己在酒精灯下烧淬制造,足足试断了十几根绣花针才把一根手术针烧制成功。

  那时的石美鑫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50年后的今天,在有的手术领域,不再需要大面积“缝补”开刀口,仅仅在病人身上打几个1厘米的小孔就能完成手术;医生也可以不再需要在病人身上直接操刀,看电视甚至操作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一台手术。

  1991年,我国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手术,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外科微创手术;之后十多年,微创技术在我国外科各个领域出现并迅速发展;2007年,我国第一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微创心脏手术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已达到了国际心外科微创技术的最高水准。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了将近60年,这60年,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创伤”的微创治疗在我国外科各个领域遍地开花。

  从“大创”到“微创”再到“无创”,这也许是医学发展的最佳历程,也是医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曾经,微创外科起步困难重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胸外科初创时,石美鑫记得当时做手术做的最多的就是肺结核病人,“那时为了治疗肺结核病人,要把肋骨去掉很多根,这对病人的组织损伤很大”;并且,由于我国的胸外科手术才刚刚起步不久,许多手术当时都未能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代表着外科领域最先进水平的微创治疗开始在我国出现。

  1991年,我国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医院原院长荀祖武成功完成了这项手术,被认为是我国腹腔镜外科微创手术的开端。

  在此之前,国外胸外科领域已有了关于微创治疗的报道。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电视胸腔镜手术,它是利用胸壁上2—3个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在现代内镜技术下,通过特制的器械完成胸内手术的新技术。

  “在传统的胸外科中,胸腔内的一个即使再小的病灶,一般也都要经过切开胸腔、撑开肋骨这一步才能够治疗,对于‘开膛剖胸’巨大创伤的畏惧成了医患双方长期以来共同的心患。追求手术微创化是所有外科医生共同的心愿。”国际上这一新方法刚刚出现的时候,当时还是主治医生、现任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的王俊教授立刻就盯上了这一新动向。

  “1992年年初,我们从国外的一些资料、文献上知道有这种技术,但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还不高,想开展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仅一个缝合切割器就要两千多元人民币,这让当时工资才一百多块的王俊感觉有点遥不可及。

  “之后我们只能查阅大量文献,从理论知识上加强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后来我们尝试着和美国开展这项技术的专家联系,他们最终同意免费支持我们使用这项新技术,并亲自到中国指导我们做手术,同时还提供手术必须的一些昂贵器械。”王俊至今仍感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1992年10月,在美国专家指导下,王俊在北大医院成功开展了我国第一例胸腔镜手术,这是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胸外科微创手术,标志着中国胸外科微创技术的诞生。

  美国专家走后,王俊又开始着手研究和试验腔镜技术在各个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如今,将近20年过去了,胸腔镜手术也已从当初只能做肺大泡等简单胸外科手术,到目前可以常规完成早期肺癌的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根治手术、胸腺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成为胸外科临床手术中最常用的成熟技术之一。

  如今,全机器人手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心脏外科,被认为是外科中“风险最大”的手术领域。因为心脏是身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的“总调度室”,和生命息息相关。心脏打开以后,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就会措手不及,哪怕仅仅是百分之一的差错,导致的结果也不堪设想。

  这个被称为“最危险”的手术领域是否也能开展微创治疗?

  200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医学研讨会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外科大夫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高个机器人喃喃自语。这就是后来施行我国第一例全机器人心脏外科微创手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高长青教授。当时的机器人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天外之物”。“做手术不用医生在病人身上开刀,全部都是靠操控机器人来完成,并且不再开胸断骨,这看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高长青如此回忆自己和“机器人”的第一次见面。

  之后几年,每次出国,他总要寻找有研究机器人的机构,追踪、考察这种会开刀动手术的机器人,几乎跑遍了美国所有相关单位;不仅如此,他自己也积极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通过实验室科研,摸索手术操作技巧。

  时机终于来了,2005年,高长青向院领导提出引进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想法,但3000万元的高价令他忐忑。“当时正赶上院党委提出‘超常规,快节奏,大跨越’发展的好时机”,高长青幸运地得到了院领导的批准。于是我国第一个机器人手术团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立了;2006年年底,这个团队飞抵美国,考察学习机器人手术技术。

  机器人很顺利地被引进了,但能否操作好终究要靠“巧匠之手”。那时,机器人微创治疗不仅在国内史无前例,即便在国外也仅有几家医疗机构能够开展,这项手术在全球还处于发展之中。

  对于做这种手术,人们往往用绣花来形容,其实它比绣花难得多,稍不留神,动作失误,病人就下不了手术台。“这对主刀医生的要求很高,团队协同作战也很重要。做全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必须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针对不同病人,手术的入路、机器人布局要求都不一样;并且手术操作主要依靠机器人来执行,医生不直接和病人接触,这就要求医生要严格把握好手术的角度、距离、深度。”高长青说。

  “在对第一例病患实施手术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动物心脏实验,那时候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实验,我们团队的杨明博士买了很多猪心,怕坏了必须先冷冻起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手头工作忙完再来做实验。”高长青谈起的那些岁月有些动容,“后来我们团队一名护士跟我说,当时晚上做梦总是梦到被我训哭,紧张、压力大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你想我们花那么大的精力、医院花那么多的资金来支持这项技术,大家都对你期望那么高,一旦失败就没有机会了。再者,心外科手术是风险性最高的手术,是和病人生命息息相关的手术,容不得半点失误。”

  2007年1月15日,患有房间隔缺损的36岁康女士接受了我国第一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微创心脏手术,术后第一天便能下地自由行走,状况良好。

  如今,高长青和他的团队已经运用“达芬奇S”系统机器人实施心脏手术200多例,涵盖了国际上目前机器人能够实施的所有手术种类,并且全部成功,这在世界上也并不多见。该项新业务的开展,标志着中国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高长青也被聘为美国全球手术机器人学院顾问,并被美国机器人厂家(Intuitive Surgical)委任为亚洲唯一机器人医生导师。

  未来,外科医生的“手”将越来越巧

  “曾经有人说,20世纪给21世纪留下四个临床医学成果:一是微创外科,二是器官移植,三是介入疗法,四是基因诊断和治疗。在这四个医学成就中有一半属于微创医学,由此可见微创医学在21世纪的重要性。”荀祖武曾在一个学术报告上如此开始他的演讲。

  从1991年到2009年,仅仅跨越18年,微创技术便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腹外科、胸外科、心外科,与此同时,妇科、泌尿科、骨外科等各个领域也或早或晚地开始了微创技术的研究,并渐趋成熟。

  未来的外科手术界会是什么样的呢?正如高长青所说:“科学发展之快实在令人无法想象,人类丰富和智慧的大脑使得什么都有可能在明天发生。”

  在王俊的眼里,未来外科可见的远景是机器人手术和远程手术。

  “当然还有其他更加微创甚至无创的技术值得憧憬。我们不能预见未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未来的微创手术都离不开内腔镜技术的辅助。未来随着胸腔镜手术设备器械不断更新,胸腔镜外科医师的‘手’将伸得越来越长,能做成的‘活’将越来越精巧。从这个意义上讲,胸外科的未来就是胸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演进。”

  而高长青透露,他们也正在关注“无人手术室”的研究和发展,“未来动手术,手术室里可以没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士也用机器人代替。我们可以把操作都编程,用电脑操控。”

  他认为:“机器人心脏手术标志着人类也许就要跨进一个崭新的医学时代;将要掀起又一次微创外科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机器人手术系统超越了人手和眼的局限,代表着世界心脏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心脏手术有可能取代大部分开胸手术。”

  高长青相信,随着医疗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后中国将出现更多的机器人心脏手术,让更多的患者分享高科技所带来的福音。

  讲述

  第一例,那段岁月令人心酸

  北大人民医院 王 俊

  尽管已经有了第一例,但那个时候,胸腔镜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这段探索的经历,回忆起来只有一个字“难”。2002年,我在庆祝中国胸腔镜开展十周年的学术会议上回顾起最初做胸腔镜手术的艰难经历时,同样是在台湾做第一例胸腔镜手术的长庚医院刘会平教师竟感同身受,黯然泪下。可见,当时无论大环境还是技术开展都是相当的困难。

  首先是没有信任,没有病人的信任、没有同事的信任、也没有同行的信任,做什么都是寸步难行,做实验竟然也要偷偷背着人做。

  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个“临床试验”。当时有些病人,本来是符合微创治疗条件的,后来一打听,这项技术是新开展的,以前做的案例不多立即就拒绝做胸腔镜手术。我和一个同事只好轮流每天晚上到医院急诊室去等可以做胸腔镜手术的气胸病人,就像钓鱼一样;那时候北京的交通和通讯都很不方便,患者来到医院时都是匆匆忙忙需要立即实施手术的,没法到处咨询,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差”,真诚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各种不同的手术,然后把我们最新开展的胸腔镜手术优势介绍给他们,病人一听觉得很好,当晚就把手术做了。渐渐的,做这种手术的病人多了,也就传开了,我们做的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在此之前,胸腔镜在胸外科仅仅作为临床手术的一项补充技术,因此我们除了自己不断摸索成熟经验外,也想法设法要把这项技术在全国推广开来,让全国的同行都熟悉它、了解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这样胸外科微创治疗才能在全国普及,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项技术。

  “我们就是要等四臂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高长青

  坦率地讲,购买这台机器人,我的压力很大;仅仅为了购买机器人我们就考察了一年,跑了很多个地方。当时只有3只手臂的机器人,我们认为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快,4只手臂的机器人才是未来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当时生产商没有立即答应我们。3个月后,我们等待的4臂机器人终于问世,这样我们才决定了购买。

  事实上,机器人已经“超越人手局限”——人只长了2只手,机器人却有4只手,人手活动起来只有5个自由度,而机器人手却有7个自由度,机器人的手比人的手还灵活;同时它也“超越人眼局限”——做手术时,医生在屏幕上可看到放大了10倍的图像,使微小的操作都准确无误,这就是机器人的优势所在。”

  传统心脏手术创伤面积大、出血多,术后疼痛较明显,有可能发生潜在的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瘢痕明显。从人体力学角度来讲,还会破坏人体胸廓的稳定性,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胸骨开裂,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微创机器人将这一切缺陷都解决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病人痊愈快。

  如今,我们每年出国的时候也经常要去国外交流学习。即使有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对我们掌握国际发展动态、具备国际化视野很必要。这项技术涉及到多种新学科领域,医生必须要改变传统手术理念,有重新学习和不断学习的心态,要掌握大量相关新知识新理论。这项技术对当代医学影响很大,对其安全性和未来的发展大家都很关注。

  延伸阅读

  微创医学:不仅是身体微创,更是心灵微创

  王永光,这个被著名医学家裘法祖院士称为“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的海归,在1999年因成功应用微创手术方法救治一位重量仅有二斤八两的早产儿患者而被业界认可。

  从1997年归国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我国第一个具有“微创”特性的独立新学科——内镜外科开始,他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微创”的创新——2003年他创新提出“微创医学理论”;2004年,他以微创医学理论为指导、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基础上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微创医院北京微创医院。

  在他的眼里,微创,词义上可以理解为“尽可能小的、少的损伤”;在理念上,“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不断追求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最小创伤,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他指出,常说的“微创外科”,其本质是用“腔镜”做手术(或称为腔镜外科),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技术特点,其本质与开刀手术的原理相同,但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分离步骤、结扎与缝合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方式(由直接肉眼观察到经内镜观察)。他认为,微创技术在内涵上包括了所有在直接影像(内境)或间接影像(超声、X-线、核磁等)引导下所完成的各种诊断与治疗技术,其中不仅包括腔镜技术,也包括其他具有微创技术特性的各种技术方法。

  和全世界医学的医学探索一样,王永光也在寻找一种新的医学发展模式,由此提出了“微创医学”的理念。他指出,微创医学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的医学体系;技术上,不仅包括成熟的微创技术,也包括传统西医药物与开刀、传统中医药、心身、康复、物能等所有对患者有益的技术方法。他认为选择方法应“辨证施治”,医疗可以按照“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中心化医疗与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善待人体、关切人心”,达到防病、治病、调心以及保障健康的目的。(蒋秀娟)

编辑:杨笑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