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人均只有7尺布,做不了一件成人的衣服,也不够做一床被子;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缺衣少穿”是对那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到2007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2457万吨,比1978年的28.46万吨增长8533%,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雄居世界首位。从棉布到化纤,中国人的衣着经历了一次革命,“人们在不经意间、不知不觉中拒绝不了化纤的恩惠!”
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大凡记录60年前那场新旧交替的电影,都不会缺少这样的经典画面:大街上,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身上的粗棉布一点也不影响满脸洋溢的笑容,有身份的人才穿得起面料考究一些的“洋布”或呢料西装和中山装……人无论党派,地不分南北,都自觉不自觉地投入这场深刻改变中国面貌的社会洪流之中。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人均只有7尺布,做不了一件成人的衣服,也不够做一床被子;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缺衣少穿”是对那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棉布不仅是紧缺的民生物资,也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筹码。跟现在的汇率、股指、油价等作为市场信号一样,“二白一黑”(指粮食、纱布和煤炭)的价格涨跌往往有着影响经济全局的魔力,因此也成为新生政权所关注的最具挑战性的国计民生大事之一。这一点,从最早的国务院机构设置上也体现出来。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季国标院士回忆,当时,北京长安街自东向西,外贸部、煤炭部、纺织部、公安部等几栋灰楼依次而立,都属国务院最早的十部委之列。
跟如今满街遍布超市、酒楼一样,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布店和裁缝店林立,有的布店虽然也供应丝绸等高档面料,但等到上面落满厚厚的灰尘,也少有人问津。谁要做衣服了,就先买好老粗布,再找到裁缝店,量身定做。能到国营商场的服装柜台买衣服成为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在农村,购物范围基本锁定在一村一个的供销社。一有稀缺物品到货,门前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买布需要布票。家里的布票要留到过年,才舍得用来做新衣服、新被子。孩子们特别盼望过年,除了压岁钱之外,能穿新衣服是最大的诱惑。人们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理念,大哥的衣服穿旧了,补一补,给二哥穿;二哥穿旧了,再补一补,给老三穿;轮到最小的一个,常常已是满身补丁、洗得发白了。在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的确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到20世纪60年代,尤其在三年困难时期,棉花大幅减产,纺织品供不应求。为了节俭,服装普遍选择结实布料和耐脏耐洗颜色,更巩固了蓝、灰、黑作为服装主色调的地位。国产布制的解放装、列宁装、工装,色彩单调,款式也大同小异中规中矩,更多注入了军事化、革命化、标准化的政治元素,反映了那个时代纯朴民众有意无意强调自己立场倾向的意愿。
国人初识“的确良”,化纤赢得近乎偏执的喜爱
季国标第一次穿上“的确良”(Dacron,即涤纶)是在1963年。在这一点上,这位创建新中国化纤工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之一,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1960年7月,中国首个大型粘胶纤维厂──保定化学纤维联合厂(现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建成投产,5000吨粘胶长丝的产能放到现在不算大,但它使过来人都记得,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市面上可以见到化纤衣服这个稀罕玩意了;而在此之前,国人视“玻璃丝袜(即锦纶袜)”、“人造丝(即粘胶丝)头巾”、“尼龙伞(即锦纶面料伞)”等几为珍物。
记者儿时记忆中最鲜活的一样就是,大人们一边炫耀着身上价值不菲的“的确良”衬衫、“三合一”裤子,一边议论着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新奇见闻──“听说外国人都讲究穿棉的,‘的确良’反而最便宜,真是闹不懂!”而记者上小学时的最大梦想,则是“六一”那天能有一套蓝裤子、白衬衫的标准装束,而白衬衫如果是“的确良”的,不知会招来身边多少艳羡和嫉妒的眼神。
化纤赢得如此近乎偏执的喜爱有那个时代直接、充分的理由:穿着挺括、耐脏、体面,而且最实惠的是,不用布票。
70年代,国家决定大规模发展化纤,先后建设了四大化纤基地:上海金山、辽阳化纤、天津化纤和四川维尼龙厂。到70年代末,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大众的衣着需求至此方告基本满足。杜钰洲介绍,同时,还建立起一批纺织基地,如北京、河南郑州、陕西咸阳等,还有著名的“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当时纺织工业所使用的各种机械也基本是“国货”的天下。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权威资料称,到2007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2457万吨,比1978年的28.46万吨增长8533%,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雄居世界首位;而60年代初保定厂刚建成时,产量仅为1万吨,只占世界总产量的0.3%。如今,化纤已占我国纺织原料总用量的65%。作为我国出口最大宗的纺织品和服装,2007年1756亿美元出口总值中,有1/3以上是化纤织物和服装所创。
生活中无处不在,化纤卓异性能受到追捧
如今,拜化纤所赐,城市居民衣着消费基本上由“做衣穿”改变为“买衣穿”。我们也进入了“讲究穿棉的”时代,当然是经过化学处理的不起皱的棉;化纤仍充斥市面,人们的穿着口味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作为国内服装材料学资深专家,北京服装学院周璐瑛教授的判断清晰而令人信服:传统化纤不透气、易起静电、吸湿性差的特性正在改变,用新技术做出的新化纤赋予了这一服装面料全新的概念,比如被称为“酷美丝”的Coolmax,来源就是最为大众熟知的“的确良”,但它将传统化纤的圆形截面变成四叶形,等于纤维间有4个通道,能产生良好的“毛细效应”。用来制成服装,穿着的舒适和通透感远远好于纯棉。
季国标则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多异、复合、共聚共混、纳米、细旦和超细、分页技术等制造新化纤的多种技术途径,比如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的超极细纤维,以共混法制成,每一克长度达到两万公里,相当于上海到纽约的距离,具有天然纤维无法想象的卓越性能。又如复合纤维有多种断面形态:并列形、皮芯形、桔瓣形和海岛形等,纤维的性能随断面形状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对于纤维断面形状及其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内已有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推出基于这些研究的差别化纤维新产品。
在时装领域,化纤的卓异性能也越来越受到追捧。在港、深两地从事时装设计的霍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如今我们这个行当离开化纤是不可想像的!”她解释,天然纤维的性能总是有限的,而时装的个性化追求则是无限的,这就必须依仗化纤的种种差别化功能。“生活中化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人们在不经意间、不知不觉中拒绝不了化纤的恩惠!”
这一缕纤细的人造丝,究竟在多大程度深入我们的生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对化纤的一个分支——非织造布作了一番介绍,可资印证:中国非织造布产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足5000吨,到现在已突破172万吨,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生产大国,非织造布产业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非织造布的品种和加工手段日益丰富,新型工艺和材质的产品相继问世,非织造布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美容面膜、妇女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购物袋、擦拭纸巾……另一方面,产业用非织造布产品在大规模工程应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中的作用也令人瞩目:1998年全国抗击特大洪灾,非织造土工布因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堤岸、防止管涌而受到特别重视;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防控“甲流”中,以非织造材料生产的各种手术服、防护服、口罩、病员服、病床用品等,在有效阻隔病毒、防止交叉感染中作用不可替代。
摘掉“来料加工”的帽子,中国纺织服装业已今非昔比
作为中国纺织业的领头人,杜钰洲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定义他所在的行业:“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已经不是5年前,更不是25年前、60年前的纺织服装业了。”为什么这样说?他解释,很多文章里、包括一些专家的文章里,在谈到中国纺织业的时候,到现在还是说以中低档为主,出口服装50%靠来料加工,中国的面料不行,把这一套概念化了。实际上他们没有看到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这几年的进步:从价值上来看,1980年出口额为44亿美元,2000年达到530亿美元,2007年则达到1756亿美元,约占世界的30%,而贸易顺差更达到1004亿美元。从加工贸易的比重看,现在出口已经不是50%靠来料加工了。目前,中国纺织品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已经增加到72.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具备整个产业链优势,从纺纱、织布、染色到成品,和全国其他制造业仅以成品加工为主不一样。从纺纱到面料到服装全是中国造已经占到将近3/4,纺织品加工贸易已经下降到24%,不到1/4。“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产品的质量提高了”。
杜钰洲指出,有人不理解,说现在贸易摩擦增多,主要是纺织品的技术水平不高,低档产品太多引起的。“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我们是低质量,一些国家就不需要用政治的方法、特保的方法来强行限制。特别是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我们的品质提高了、竞争能力提高了而深感恐慌”。他介绍说,2002年美国贸易委员会针对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世界主要供应国的竞争情况做过调查,结论是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能够以最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服装和纺织品,并因此成为美国大型服装纺织公司和零售商的首选对象。“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国会让政府用特保方法强行限制我们”。
杜钰洲自豪地说,中国纺织服装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纤维消费市场,同时中国又是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
数字
7尺 Vs 14公斤
1949年,中国人均只有7尺布,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
1978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为2.88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1980年,达到4.1公斤;2000年,达到8公斤,20年几乎翻了一番;现在已超过1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7%,其中衣着用12公斤,产业用2公斤。从总量上,中国纤维消费总量是美国的3倍。
1981年,中国城市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7.56元,2007年上升到1042元;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4.74元,2007年上升到192.6元。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按可比价,年均增长7.45%,高于全国同期生活消费6.95%的增速。
28.5万吨 Vs 2389万吨
1978年,中国棉花产量为204万吨,2007年达到670万吨;1978年化纤产量为28.5万吨,2007年达到2389万吨;2007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31023.47亿元;全国纺织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33.69亿元;纤维加工总量3530万吨,比1978年的276万吨增长1179%;纱产量2014万吨,比1978年的238.2万吨增长737.8%;化学纤维产量2457万吨,比1978年的28.46万吨增长8533%;棉布产量485.77亿米,比1978年的110.3亿米增长340%;服装产量达到201.59亿件。2007年,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67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多农民的生计。目前,中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50%左右。
24.31亿 Vs 1756.16亿
197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4.31亿美元,只占世界的3.5%;2000年达到530亿美元,占14.8%;2007年达到1756.16亿美元,约占世界的30%,比1978年增长7217%;其中纺织品出口605.43亿美元,服装出口1150.74亿美元。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2007年纺织品出口比重已上升到34.47%,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提升较快;出口服装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中高档服装产品占40%—50%;从贸易方式看,纺织品服装出口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2007年一般贸易比重已提高到72.41%,加工贸易仅占21.23%;其中纺织品一般贸易比重达72.75%,服装一般贸易比重达72.23%。从2001年到2007年的7年,中国一共出口纺织品服装7354亿美元,是1978年到2000年这22年的1.64倍。
2000年,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占全部纤维加工量的12%,目前增至17%,增速超过衣着需求增长速度。(瞿剑)
延伸阅读
创新,从技术到装备
目前,纺织行业完成了以2010年前为重点阶段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确定28项重点技术攻关目标和10项成套技术装备的创新目标,并已取得重大成果。
2007年行业评审的科研成果中,143项获行业奖励;9项获香港桑麻基金科学技术奖;2项获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发的国家发明二等奖及4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十大成套设备有8种重点装备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装备研制目录。纲要中14种新型纤维都有可喜的小试、中试或产业化突破。棉纺织、丝绸、麻纺织、面料、服装、新型工艺技术以及环保浆料、新型染整工艺、高新技术加工工艺、生物技术、数码技术、纳米技术、微光机电技术、光化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ERP企业资源管理技术以及一大批高等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些大分子组装、改性高功能生物质纤维、智能纺织品、蚕丝基因工程等应用基础研究正顺利进展。
纺机业自主创新,更为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国产纺机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份额都有明显提升。纺机行业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纺织工艺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棉纺设备中先进细纱机实现国产化,国产清梳联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数码印花及制网等一批新技术装备已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印染后整理水平显著提高,国产印染面料质量明显改善。纺织面料出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07年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已提高到70%以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在历史上是知名的,所以才有丝绸之路。
根据国际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衣着消费支出开始加快增长;达到3000美元以上,对时尚的要求提高——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这个阶段。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周璐瑛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又开始回归自然、天然材料,但化纤也没有一成不变,化纤材料正在朝仿天然甚至超天然功能方向发展,比如吸湿、透气、防静电、防紫外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