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在这片神秘的禁区内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与核讹诈,195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部署发展我国核工业的战略计划,1958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建立新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为保密起见,当时对外称是国营221厂。1987年中央做出撤销基地的决定,这座封闭了30多年的军事禁区最终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1993年基地被海北州政府接收利用,并更名西海镇,成为州府所在地。
然而,也许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不知道,草原新城的地下,还埋藏着未知的秘密!核武器研制时期秘密指挥系统——地下指挥中心,这个一度在中国版图上“消失”的地方,直到在基地退役12年后才首次解密开放,才逐渐向世人撩开它神秘的面纱。
地下指挥中心位于西海镇的海北州邮政局后院,在这个院落地表以下9.3米的地方,是一座十分坚固、隐蔽的地下掩体。后院三层小楼侧墙上挂着一块陈旧的木牌,上面写着“青海省矿区邮电局”8个大字。当时为什么以这个名称命名,至今还是一个谜。
从当时的布局看,这处院落处于基地的中心地带,其南边百米处,有当年221基地指挥总部的办公大楼,西侧50米左右,有当年基地总指挥李觉将军、参加中国“两弹”研制的著名科学家居住过的“将军楼”;北面40米开外的地方,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影剧院——西海影剧院,它是基地文艺会演或电影放映等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沿着下坡隧道前行,下台阶,再前行,再下台阶,就到了地下指挥中心工作区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