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时政-纪念“江八点”发表十周年 -历年纪念精选
 
 历年纪念精选
 
独不可能,统不可抗——纪念江主席关于两岸关系谈话发表七周年(2002年)

  时间:2005-01-21 16:20    来源:     
 
 

  自1995年元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两岸关系发表“八项看法和主张”(外界简称“江八点”)以来,到现在整整7个年头了。两岸关系经历李登辉访美、“两国论”以及台湾岛内国民党下台、民进党上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以致风云变幻,跌岩起伏,人心不安。如今,台湾岛内民进党经过2000年的“3.18”选举和2001年的“12.1”选举,似暂趋于平静,然由于多种潜在的矛盾未能获得根本解决,隐患依然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固某种外在因素或偶然固素的冲击而导致矛盾的表面化和尖锐化。其中特别是执政党内某些势力的“台独”追求,更有可能成为岛内和两岸关系间的“不定时炸弹”。

  新政权的“台独”特点

  陈水扁的“台独”与李登辉的“台独”有明显的不同。李登辉的“台独”是激进式和强硬式的,而陈水扁的“台独”则是渐进式和柔软式的。一个时期来,它的渐进式表现得最为突出,总是悄悄地,化整为零地,量变促质变地进行。一年半来,陈水扁政权已经一点一滴地,积少成多地做了大量工作,其要者有:

  新台市被改成“国市”;

  闽南语被当作“国语”;

  地方剧歌仔戏被视作“国剧”;

  有关“中国”的字样被铲除;

  一些“统一中国”的标语被拆掉;

  驻外机构一概停止使用所谓“国徽”;

  驻外机构一概冠以“台湾”头衔;

  所谓“外交部”的屋顶被涂上绿色;

  “新闻局”带有中国地图的标识被丢掉;

  多年通用的“出境护照”被加注“台湾”二字;

  “台湾共和国护照”被允许私下流传;

  以“修宪”为名而实即进行“制究”的动议正在酝酿。

  这一切说明什么呢?说明陈水扁正在台湾岛内进行“台独”的内化和深化,把我国的台湾岛“国家化”。他不仅在搞“文化台独”,还在搞“军事台独”。他是由内向外,蚕食渐进,先岛内后国际,先行动后立法,由只做不说到又做又说。目前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

  现在,海峡两岸在台湾问题上是两种方针:祖国大陆实行的是“和平统一”方针,台湾当局实行的是“和平分离”的方针。存在两种“善意”:一种是真善意,以和求统;一种是假善意,以和求“独”。也存在两种“用忍”一种是经贸上的“戒急用忍”,限制两岸平等交易,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一种是政治上的“戒急用忍”。以两岸人民利益为重,持克制态度,防止轻易用兵。

  过去国民党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有两句名言:“和平来至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绝对错误的。其结果,竞导致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愈取愈求,使我中华民族承受历史上的重大牺牲。但在今天两岸对峙的历史条件下,这两句话却又是十分正确的。两岸人民毕竟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且看,现在台湾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陈水扁、林浊水、吕秀莲、蔡英文等辈,那一个不是典型的中国人?那一个身上流的不是中国人的血液?正是他们,竟然连“中国人”这样的自然称呼也。“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岂不可悲也夫!国家主席江泽民不止一次他说:“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来求取两岸的和平统一”,其真义在此。

  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

  历史上,国民党曾用“安内攘外”,即“先安内、后援外,,的做法来对付共产党,导致兵连祸结,内斗不已,使日本侵略者乘虚而入。如今的台湾当局面又采取“拒内迎外”、即拒绝“和共”、欢迎外敌的做法,想当“儿皇帝”,这会有好结果吗?傅义在东北就如此。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可不察也!

  中国粮食系统,曾经在防治粮仓虫害上推行过一种名叫“666”的药粉和药剂,对防治虫害有一定的杀伤和遏止作用,但对人体也有伤害,这种伤害是逐渐的,看不见的,名为“积累性中毒”。粮食保管员如长年累月地使用这种药粉和药剂,而疏于防范,即可能因“积累性中毒”而毙命。后来,在许多场合已经禁止使用这种药粉和药剂了。今日的台湾,如以“渐进式台独”为自己谋求出路。这对自身的伤害也会是逐渐的,看不见的,到头来终会形成“积累性中素毒”,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不可不慎也!

  以上两者,一是政治性的,一是科学技术性的,都是值得主张“台独”者重视和记取的经验教训。

  更寄希望子台湾人民

  江主席七年前所发表的谈话,我认为其要义有三:一是“统”,即两岸都是中国,必须实现统一;二是“和”,即力争以和平谈判方式,实现“一国两制”;三是“化”,即多交流,多沟通,多对话,化解两岸间存在的“历史情结”。陈水扁在2000年“5.20”讲话中。亦已作出“四不、二没有”的承诺,其中主要是不宣布“独立”。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不宣布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可不可以在这两个谈话的基础上,即在不违背“一个中国”的现状和目标的前提下,恢复双方间的接触和对话呢?个人觉得这是可以考虑的。笔者个人始终有两个“相信”,两个“寄希望”。两个“相信”:一是相信民进党中的多数及其所影响下的民众,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一定要搞脱离祖国的“台独”,而是要把“台独”作为夺取权力和“当家作主”的手段和目标,而当他们相信这一切在统一的中国下仍可取得时,他们是会赞成统一的。二是相信全体在台湾的中国人。他们是富有光荣爱国传统的,虽然他们在两岸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最终绝不会允许把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两个“寄希望”:一是寄希望于台湾朝野各政党,二是更寄希望于全体台湾人民,大家都来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早日实现。

  总之,独不可能,统不可抗。但愿两岸各政党,全体人民,携手合作,为实现江主席所号召的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