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维和英雄 对世界的关爱和深沉的责任感天动地

时间:2010-01-19 11:34   来源:人民网

  1月16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官兵运送被埋战友遗体回营地。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王树林、钟荐勤、李钦、郭宝山、和志虹、李晓明、赵化宇、朱晓平……或许我们不熟悉这些名字,但我们不能不熟悉这些名字所蕴藏的意义,不能忘记这些名字所代表的精神。“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本是鲁迅予瞿秋白的赠言,但在海地地震这人类共同的悲痛中,8位中国公民,为这句话写下了更好的注释:世,不是一生一世,而是世界;把整个世界,当做亲生兄弟看待。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看到母亲流泪,谁不会感觉到心中酸楚?看到孩子啼哭,谁能没有拥之入怀的冲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源于人类起源之初的良知的幼芽,都有对灾难、对受害者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恻隐和怜悯之心。

  8名维和英雄,更多在地震废墟中工作的救援者,无数关注着海地灾情的人们……正是会为之黯然、会为之哭泣的共同情感,才能把这么多人连在一起,把海地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把海地的悲伤当成自己的悲伤。因为灾难,曾经叫响:“我们都是汶川人”。现在,灾难再次袭来,不在自己的国家,却在共同的世界,我们一样能感受到同怀之痛。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一种感同身受带来的责任。有歌词这样写:“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我们无法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为废墟中挖出的遗体排队默哀的国际救援队,无法忘记在临时帐篷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手术的国际医疗队;我们也无法忘记,北京中轴线上“大脚印”点亮的爱和梦想,无法忘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北京奥运会成为全球人民的节日。

  也正是因为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地球另一侧的震动,能震疼我们的心。当中国医疗队开设第一个流动医疗点,当中国救援队在夜晚仍坚持搜救,当8名在地震中牺牲的维和英雄被挖出废墟……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人民,抱持超越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爱,勇敢承担起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8名维和英雄在内,所有关心、关注海地的人,都可称“世界公民”。

编辑:焦莹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