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播报
|
分析评论
|
各方反应
|
图片
|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
网友评论
首页
-
专题
-
时政
-
陈云林会长首次赴台
-
两会协商回顾
-
“九二”共识
李亚飞:坚持“一中”方能恢复对话 (2000-6-1)
来源: 国台办 日期: 2008-06-06 12:31
--在香港《文汇报》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亚飞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当选以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去年被李登登辉"两国论"蓄意破坏的两岸关系有没有可能走向改善。然而时至今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并没有对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做出明确表态,在 5月 20日发表的讲话中,尽管使用了大量貌似温和的词语,但对改善两岸关系缺乏应有的诚意。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迅速发表了声明。既针对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讲话中涉及的两岸政策作出评估,更对当前及今后整个两岸关系问题表明态度立场,并提出具体建议。这是台湾地区选举结束以来,祖国大陆方面对两岸关系发展问题首次全面、具体的阐述,有原则问题的坚持,也有灵活务实的建议。我们传达的信息是积极的、明确的,我们的诚意和善意是充分的,具体可感的。
今后两岸关系怎么发展?我个人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各位。
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必须向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方向作出实际努力。
越早明确表达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两岸关系就越早步人改善与发展的坦途;反之,两岸关系仍将持续处在僵局和动荡之中。这一点,对于台湾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对于台湾当局的执政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应该慎思利害。如果以为对一个中国原则采取回避、模糊的态度就可蒙混过关,是绝对不可能的。
什么是检验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和解”、“合作”、““和平”的“善意”?一个过去主张“台独”的人,今天表示不会宣布“台独”,只不过是无法抗拒客观大势的体现,远远谈不上“善意”。要真正证明不搞“台独”,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务实地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明确表明这个态度,才算得上是一种“善意”。这是因为,首先,1949年以来的 50年中,海峡两岸尽管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存在分歧,但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立场和基础上,两岸关系由军事对峙走向缓和,各项交流交往蓬勃发展,两岸对话与谈判得以开启并取得一定成效。一个中国原则不仅体现在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态度中,也见之于台湾当局“国统纲领”“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等政策宣示中。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既然表示“没有废除国统纲领的问题”,表示要“在既有基础上”处理两岸关系、不制造新的麻烦,就应当清楚地表明接受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如果继续回避,则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借口双方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认知不同,就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否认过去"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就把一个中国原则议题化,甚至说成是"未来的",单方面篡改两岸互信的基础,怎么能称得上有善意和诚意呢?
第二,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是灵活务实,求同存异的。我们一再向台湾方面指出,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在此基础上,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平等协商;不以中央对地方的名义进行谈判,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求同存异,可以让步。如果台湾当局不是蓄意搞分裂和"台独",在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意义上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并非难事。
第三,李登辉从当政后期起,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推行分裂路线,直到提出“两国论”,企图割裂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引发两岸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因而要回归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就理所应当地回归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互信状态与共同基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既然表示不推动“两国论入宪”,台湾当局有关人士也表示今后不再提“两国论”,就应该真正地、彻底地抛弃已被事实证明是制造麻烦的李登辉路线,从根本上奠定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格局。相反,如果口头上讲不提“两国论”,实际上却以李登辉政治遗产的继承者自居,甚至变本加厉,在“台独”分裂道路上走得更远,其结果必然是给两岸关系制造出层出不穷的麻烦,并最终带来不利于台湾同胞的结局。综上所述,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只有明确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两岸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出现“柳暗花明”的转机。
二、两岸对话谈判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两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实现双方接触的起点。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客观事实,两岸的接触商谈一直在这个事实基础上进行。企图推翻这个基础,再进行谈判,实际上就是企图否认两岸事务是中国内部的特殊事务,就是企图谈出一个永久分裂的两岸关系定位、谈出两个国家,达到从根本上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目的。这样的用意才是预设分裂与“台独”的前提,是蓄意为谈判设置障碍。这是以维护统-为职志的祖国大陆方面决不能允许的。
日前,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的声明中已就恢复两岸接触与对话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我个人认为,台湾当局如果有诚意明确接受海协与海基会 l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两国论”同两会共识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是对两会共识的极大伤害,台湾当局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必须首先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
第二,台湾当局必须按照当年海基会提交给海协的第八案表述,重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基本态度。与此相关的,台湾方面应停止对两会共识的歪曲,停止用种种分裂主张去“解释”两会共识的做法。
这里,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当年两会共识的情况。 1992年 l1月,两会以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当时海协的表述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在各自的表述中,海协与海基会明确向对方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谋求国家统一。至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基会表示“双方认知不同”,海协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先不讨论。因此双方是在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基本态度上达成了共识,而不是就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达成“各说各话”的谅解。除了上面海基会提供的表述外,后来海基会又发表了一个“声明稿”,“声明稿”强调依循“国统纲领”、“国统会结论”。而在上述两个文件中,台湾当局都明确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领土”。由此说明,尽管双方对一个中国涵义没有共识,但双方确以各自表述的方式,在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上有共识。由于当时无法达成书面协议,两会共识采取了各自用口头方式表述的办法,但在内容上却不是完全的各说各话,而是以前述两段具有同一性的具体文字为各自表述的内容,是有限定的。因此,不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而笼统地讲“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是不能准确概括两会共识精神的。近日,当年向海协人员口述台方表述内容的海基会的某位负责人士,却在台湾新领导人讲话后,信口说什么当年的共识就是“各说各话”,“没有共识”。这当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两会共识对于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启示是:在统一之前,双方虽然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并不妨碍双方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台湾当局有没有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就看他们的具体行动了。
(原载2000年 6月 1日《文汇报》)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