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品种众多 “神舟”三号成果颇丰
本报北京4月3日电(刘冰 特约记者刘程)记者今天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成功返回地面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上的科学实验仪器运行完全正常,为我国从事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们带回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样品。初步研究表明,我国在空间生命与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神舟”三号飞船是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经过7天的飞行试验,装载有科学技术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返回舱于4月1日返回地面。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空间环境独特的微重力条件下,此次重点进行的空间生命与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相关实验,获得了地面环境条件下无法取得的重要结果。
据介绍,在“神舟”三号飞船上进行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包括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实验以及生物细胞培养实验。飞船上装载有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具有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晶方法和双温控特点,所选用的16种蛋白质大部分是利用我国现有的生物资源制备得到的。经过飞行实验,研究人员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获得了结构完整的蛋白质晶体样品,这将有利于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其特殊功能信息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获取以至生产高纯、高效的生物制品和进行生物药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细胞培养实验方面,专家们对具有制药前景的动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方法,以及微重力对细胞生长增殖代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用于本次实验的4个细胞样品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
此外,专家们还进行了多种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和制备以及工艺方法的探索研究。如用于制造微波器件、微波集成电路和超高速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的锑化镓晶体;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基底材料的碲锌镉晶体;用于光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氧化物激光晶体硅酸铋,以及其他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材料。对于这些空间材料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材料制备过程物理本质的认识,指导和改进地面材料的制备工艺,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效益。
目前,“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仍然在轨飞行。轨道舱上装载的我国第一台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将进行大范围的海洋、陆地和大气的多光谱遥感实验,还有太阳紫外光谱仪、太阳常数监测器、地球辐射收支仪等地球环境监测仪器试验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等。这些仪器将随飞船轨道舱进行约半年的在轨实验和应用研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4月04日 (责任编辑:徐冬梅)
●搭乘“神舟”三号遨游太空的水稻首次收种
四川省搭乘“神舟”三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返回地面的水稻种子,昨日在省农科院试验田首次收种。此外,一种名为2-32B的水稻被发现明显变异。专家预计,如进展顺利,这种被宇宙射线改良的太空米3年后将摆上成都人的饭桌。
据研究员向跃武介绍,这批水稻共9个品种,返地后分别于5月4日和5月7日下种,试种面积仅60平方米。昨日下午,记者在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的水稻选种田看到,这些水稻长势喜人,但外形和田埂另一边的普通水稻没有区别。
经对比,记者发现2-32B水稻比该类正常水稻,平均变矮了4~5厘米。“但这些变化也可能是宇宙射线下的生理损伤,能否遗传还不能确定,口味是否改良现在也不得而知。冬季来临前,有关方面将把此种水稻送到海南培育。
据了解,这次收种的5000粒种子全部是名为“中9B”的品种。这种大米口味较好,但产量仅400公斤左右。一旦培育成功,新品种将每亩增产10%。该类水稻目前全国约1亿亩,如顺利推广,将增收40亿公斤。
省农科院今后将陆续对其余的8个品种进行收种,整个收种将于9月初完成。据透露,收种完成后,该所还将把萌芽状态(对宇宙射线敏感值更高)的种子送上太空,以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
来源:《成都商报》 2002年8月15日
●搭载“神舟”三号的泰乐菌素在西安接种成功
新华网西安5月24日电(记者 张连业)搭载中国第三只宇宙试验飞船——“神舟”三号航天的泰乐菌素菌种日前在西安接种成功。专家称,此次搭载有望使中国泰乐菌素效益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标志我国在空间制药研究方面进入一个新阶段。
负责此次搭载的国家863工程专家蒋兴村教授介绍,选育新菌种是国际制药工业竞争的核心。运用空间技术进行微生物诱变育种是培育新的生物菌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外层空间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引起菌种DNA分子的变异和重组,从而得到生产效价更优异的高产菌种。
泰乐菌素是世界十大动物抗生素,四大药物饲料添加剂之一,属于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既是一种治疗用药,又是一种畜禽用抗菌促生长剂,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及支原体感染,并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作为国家863攻关计划的承担企业,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自1992年从美国引进关键技术和菌种,建成中国第一条泰乐菌素工业化生产线以来,一直致力于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泰乐菌素菌种。目前,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投资8亿元、年产800吨的国家级泰乐菌素科研、生产基地,正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紧建设。
公司技术负责人刘恒介绍,这是泰乐菌素菌种第三次搭载“神舟”飞船升天。1999年搭载“神舟”一号飞船的菌种经过诱变育种,发酵单位提高9.3%,A组份提高1.7%。本次搭载时间长,菌种接受的空间因素作用更复杂,因而有望获得更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使我国的泰乐菌素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新华网 2002年5月24日 (责任编辑:徐冬梅)
●“神舟”三号搭载的“太空乌鸡”满月了!
5月23日,“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的9枚乌鸡蛋孵化出的3只乌鸡满月。该项目负责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陈玮介绍说,这3只太空乌鸡在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方面还没有出现与普通乌鸡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下一步要在乌鸡的生长过程中逐步进行一些生理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鉴定这3只太空乌鸡与普通乌鸡在发育、繁殖及遗传等方面的异同。
据悉,1992年日本科学家利用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过类似的孵化实验,10个没有经过地面处理的种蛋只孵化出一只雏鸡,成功率很低。“太空乌鸡的培育”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由10多位科学家合作完成。破壳而出的雏鸡,为下一步的繁殖和建立种群基地提供了条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5月24日
●“神舟”号飞船为什么不进行搭载动物试验?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前苏联和美国在早期载人航天试验时,都在飞船上进行过动物试验。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在“神舟”号飞船上进行动物试验呢?
有关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早期载人航天试验时,由于人类还没有上天,在没有重力的太空环境中,人类能不能生存,长期的失重环境对人的生命有没有影响,还存在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搭载动物试验进行探索和研究。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答案,如前苏联有一个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了400多天,回来后仍然很健康。所以,我国搞载人航天试验就不需要再来验证这个问题了。另外,飞船舱内的人工环境,是靠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来创造的;证明舱内的这些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载人的需要,不能靠动物试验。如动物的体量比较小,代谢率比较低,与人差别很大;再者,动物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可能生病,甚至可能因病导致死亡,这到底是飞船环境的问题,还是动物本身的问题,难以验证。所以,我国“神舟”号飞船没有进行搭载动物试验,而是进行拟人装置试验,这种选择更科学、更合理。
来源:新华社 2002年4月0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