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属广西三大旱区之一,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去年8月以来,全市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水源枯竭,春耕生产难以开展,深受旱灾之苦的灾民为了饮用水问题而四处奔波。
为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崇左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旱保春耕攻坚战。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有方,抗旱措施科学有效,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业反哺农业,大旱面前尤显本色
镜头回放:凭祥市夏石镇榴利村党支部书记叶运德发动全村人种下上千亩的甘蔗后,就整天蹲在田间地头祈求老天施舍甘露。
3月27日,凭祥丰浩糖业有限公司开来48台送水机车,在那廖屯的甘蔗地头摆开一字长蛇阵,一条条输水管伸展到田间浇灌,一道道蔗沟顷刻覆盖上一层地膜。
“糖厂与蔗农的利益是共同的,帮助蔗农,就是在帮助自己。”现场指导抗旱的公司工作人员黄卫华说。
新闻纵深:持续的严重旱情,给崇左市造成近400多万亩甘蔗受灾,占甘蔗总面积超70%,20万亩甘蔗地因干旱无法种蔗。
旱情发生后,该市15家制糖企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通过补贴甘蔗深耕机耕费、补贴购买水箱、抽水机、补贴建设水柜、派出机耕服务队和送水服务队等方式,参与当地抗旱救灾。据介绍,今年以来,崇左市制糖企业共投入6690多万元、派出送水车3万多台次,有力地支援了当地抗旱救灾。
现代科技,让作物大旱面前不减产
镜头回放:3月31日,记者在龙州县彬桥镇万亩甘蔗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看到一番景象:上千亩的蔗苗已经齐腰高,绿油油的。
“我们这里推广的是脱毒组培健康种苗,不仅抗旱,而且长势好,甘蔗的产量一般会提高20%至30%。”广西亚热带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室主任唐君海介绍说。
4月2日,扶绥县渠黎镇渠讨村村民范进候对记者说:“我家种了8亩多西瓜,如果不采用‘三避’盖天膜、地膜技术,这么大的旱灾,早就绝收了。”
新闻纵深:针对旱情持续时间长、各地春耕生产进度不同的实际情况,崇左市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科学种植,及时有效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据了解,严重旱灾导致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发生,甘蔗品种退化。崇左市通过技术攻关,培育了400万株脱毒组培健康种苗,确保甘蔗大旱面前不减产。
同时,大力推广“三避”(避寒、避雨、避晒)技术,错开不同作物生长高峰期,科学利用地、肥、水、光等资源。据了解,目前崇左全市建立甘蔗(木薯)间套种西瓜、甜瓜等农作物示范片35个,示范片内幼苗在旱情严重之下仍长势喜人。
调整农业结构,大旱之年夺丰收
镜头回放:“收完马铃薯,马上又要赶种甜玉米。今年甘蔗遇旱受的损失,马铃薯的收入也能补回来了!”3月28日,在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马铃薯蔬菜基地,村民韦敏坚对记者说。正值马铃薯丰收时节,当地群众忙着抢收马铃薯,田边路上停着一辆大卡车,等着装货运往广东。
“目前市场上马铃薯供不应求,收购价1公斤四毛钱,到广东后销售8毛钱1公斤,价格翻了一倍。”老板方云清介绍,“我们去年11月份发动农民种100多亩,赚了20多万,现在市场看好,今年下半年计划扩种到300亩。”
新闻纵深:大旱之时,根据植物耐旱性的不同,崇左市依托龙头企业,不断实施“林果上山、甘蔗下田、坡地剑麻”的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全市利用荒山造林近80多万亩。在稳粮的基础上,崇左利用好地好田改种原料蔗,对高坡低产的蔗地,则改种耐旱性更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剑麻。
科学管水用水,旱田变成保水田
镜头回放:“这次抗旱,我家能保住这七八亩甘蔗,全靠用水户协会平时对沟渠的修缮。”4月3日下午,正在给甘蔗地浇水的扶绥县渠黎镇弄谷村村民黎宣财高兴地说。
扶绥县弄谷电灌站灌区是崇左客兰灌区三大灌区之一。目前,弄谷电灌站实际装机是两台280千瓦机组,灌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8万亩。
黎镇渠莳村党支书何晓文说,“由用水者协会根据旱情,统一科学管理调度,让有限的水资源在抗旱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抗旱效果更明显。”
新闻纵深:“堰塘像碟子、渠道像筛子、水库像池子、机埠像叫花子”这是一些地方农民对“小农水”的形容。由于只用不管,“小农水”老化失修严重,遇到旱情,大河有水也难到田间地头。
为科学应对旱情,近年来,崇左各地以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全市农村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用水者协会约400个,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近20万亩,过去的不少旱田变成了保水田、丰收田。
目前,崇左市立足长远,正在加快推进左江流域治旱工程建设,拟新建驮英水库及驮英联合灌区,抓好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