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晋立红 通讯员 窦华平 沈良斌)面对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宣威市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守在抗旱救灾一线,为群众出主意、送技术、解难题。
在抗旱救灾中,宣威市大学生“村官”发扬“白+黑”、“5+2”的工作精神,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深入每村每户和田间地块,全面详尽掌握水情旱情,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和受灾情况。板桥镇歌乐村大学生“村官”杨维娟通过与东屯村沟通,协调闲置抽水泵17台、拉水车2辆参与本村玉米育苗移栽工作,深受群众好评。宣威市还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实行一名大学生“村官”联系一个村民小组,帮扶一户特困家庭,帮扶一名特困学生和一名孤寡老人。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学生村官参与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1起,捐献抗旱救灾关爱资金43200元,帮扶困难群众308名,孤寡老人349名。
大学生“村官”还开展“亮身份、挂农户、包产量”高产科技助农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因地制宜推广间套种种植技术、水稻旱育节水栽培技术、大薯留种种植技术,加大地膜覆盖力度。截至目前,宣威市大学生村官共联系农户1540户,帮助指导推广间套种种植技术9.3万亩、大薯留种种植技术2.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