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姚县六苴镇抗旱一线,活跃着一支支特殊的抗旱队,她们是各个村民小组自发组成的妇女抗旱队。干旱时期,留守家园的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更担负起了抗旱救灾、生产自救的重任。她们,成为了旱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62名妇女驮水队
村前小路上,村民代表李兴兰和村里的姐妹们赶着自家的牲口,驮着从五公里以外水源点取来的泉水,正在急匆匆地赶路,该是做午饭的时候了,大家肯定都在等着这水呢。这是一支由村里的妇女党员带头,62名妇女组成的驮水队。每天,她们顶着烈日,两次往返于村子和水源点之间,赶着牲口驮回珍贵的水,保证全村人畜饮水和生活用水。
有着37户127人的熙木村是大姚县六苴镇最边远的一个彝族村寨。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是典型的“留守村”。去年以来,持续的干旱导致这里的水源早已干涸。从今年年初开始,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就受到了严重影响,连做饭用的水都要到离村子近五公里外的水源地去背,尤其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和伤残家庭更是受到了缺水的严重困扰。
在一间破陋的民房前,李兴兰吆喝停了牲口,一咬牙将整整25公斤的一桶水扛在了肩上,转身进了屋。这是村里残疾人李福聪的家,51岁双腿残疾的他和81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靠房前屋后种点菜和县乡两级政府的扶持,日子仍然过得很艰苦。旱灾发生后,村里的水源点枯竭,对于这对母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家的困难看在送水队每一位队员的眼里,也急在村民代表李兴兰的心上。经过简单的商议,每天送水队多了一项任务,就是给李福聪母子送水到家。年初到现在,这份“例行”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三个多月。
享有同样待遇的还有村里的“五保户”老人李成菊。为了保证李成菊老人的饮用水,驮水队自觉按顺序每天将驮来的清水送到老人的家中。
看着刚刚往水缸灌完水,满头大汗顾不得擦,着急回家给孩子做饭的李兴兰,李成菊感动得热泪盈眶。“感谢你们啊,感谢……!”每天,面对着驮水队员,她都在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老人感恩的心啊!
公平分水的送水队
“刘大姐,又来了啊!”簸箕村村民李存芳挑着水桶,亲热地和蹲在井口正在舀水的中年妇女打着招呼。
小小的井旁早已围满了挑着水桶来打水的村民。井很小,水不多,清可见底。“刘大姐”一边打着水,一边和旁边的妇女拉着家常。在一旁的人,自觉地将桶按顺序排起了长队。
这个大家口中亲切唤做“刘大姐”的妇女,是簸箕村唯一的一名女共产党员。大姚县六苴镇的簸箕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和熙木村一样,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留守村”,村子里的青壮年男性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比起其他水源枯竭的村组,这里是幸运的。因为村子里仅有的两口井,目前还有水。但下面的一口,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水,每打一桶水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目前只有四五户人家还在使用。位于山上的这口井,因为出水量还比较大,成为了整个上山这部分村民唯一的生命之源。
为了保证公平分水用水,让每家每户都能得到饮水保障,避免发生争水、抢水事件,在女党员刘菊兰的带领下,一支巾帼送水队很快建立了起来。她们的工作具体明确:值守,维持分水点秩序;分水,保障公平合理;送水,照顾孤老病残。
“每天,刘大姐都来为我们打水、分水,我们把桶拿来排着,按照秩序,没有哪家争吵,都是按照先来后到,让老的先来,刘大姐是共产党员,有威信,分水又公平,我们都听她的。”村民刘惠芬不无钦佩地说。
“按照分配办法,每天每户两桶水,水不够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眼看水越来越少,雨水还下不来,我们也只能是科学分配一下,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刘菊兰的话语中透出些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