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贵州瓮安县受灾茶农说说心里话
记者周之江、娄辰
“花了那么多心血,茶苗全部因旱枯死。但是没关系,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要补种,而且一定要补种成功。”56岁的贵州茶农尤家学说。
4月14日,记者来到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采访。春寒料峭,因旱受灾严重的老百姓心气却仍然热乎。
自去年7月以来,瓮安县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持续的旱情,使得这里新植茶园的农民受灾损失巨大。2009年至今,全县新种植的3.1万亩高标准无性系茶园,绝收面积达1.3万亩,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瓮安县龙塘乡麻池村商家庄组是受灾较重的新植茶区之一。14日上午,记者在茶山上看到,成片的幼龄茶枯死,稀稀落落的,尚有极少数仍然存活,普遍死亡率在80%以上。
58岁的聂正乾去年7月间种下10亩幼龄茶,紧接着遇上大旱天气,"死了80%以上,差不多算是绝收了"。
尤家学去年种植了12亩幼龄茶,他说:"秋干、冬干、春干,连人吃水都要到两三公里外车拖人挑,茶苗缺水,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看着枯死。"
“天灾人祸,哪个算得那么清楚。”尤家伦说,“茶苗是政府无偿补助给农民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我们领这个情。”
“茶苗旱死了,我们老百姓的心气还是活泛的。”59岁的刘学伦说。
针对农民种茶受损严重的实际,瓮安县决定,今年下半年,到了适合幼龄茶栽种的季节,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凡因干旱死苗的地块,县里无偿提供茶苗全面补植,帮老百姓把损失找回来。
听着茶农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前来调查茶农受损情况的瓮安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尔银忍不住插话:"老百姓虽然因灾受损,但主要的投入还是政府出钱。县财政再困难,也要帮茶农补种茶苗,决不能因为一次大旱,就让老百姓种茶致富的愿望落空。"
茶叶是典型的富农产业,与瓮安相距不远的遵义市湄潭、凤冈等县,是贵州发展茶叶产业较早的地方。前不久,瓮安县还组织了数百名农民到湄潭考察,增强了老百姓种茶的信心。
尤家伦算过账:“种一亩茶,去掉各种成本,净利润最少都有三几千元。”
“只要大家种茶的积极性还在,一如既往地把茶产业做下去,就一定能走上富裕路。”宋尔银说。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