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魔”没有压垮紫云自治县大营乡山里人的脊梁,一曲“抗旱壮歌”正在麻山深处唱响!
“三季”连旱 数字沉重
“泥巴都是‘起火’的,几十米深的山洞里找不到一滴水!”。大营乡8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秋冬春“三季”连旱,百年不遇。
麦子晒成了“杂草”,油菜成片枯死,群众引水告急。初春2月,大营乡温度比较年偏高4至11度,降水量不足0.1毫米,旱情日益加重,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萎谢、枯黄、干死现象日增剧涨!全乡19个行政村178个村民组中,有15400人、1800头大牲畜的饮水成了“大难题”。
3月,旱情继续!溪流干涸、农田干裂、树木枯死、山塘龟裂。全乡25600人、4980头大牲畜的饮水受到威胁,农作物成片旱死,126个村寨的16800人不得不离村出寨汲水解渴,抗旱、防火进入红色警区。14600多亩农作物因旱奄奄一息,9500亩油菜、小麦等小春经济作物因旱枯竭、燥死,损失突破1318万元。
“近千亩小春作物枯死,上万亩林地出现‘春返黄’”大营乡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旱灾已造成该乡17座山塘、139口积水池全部干涸,684口小水窖滴水未存……
面对凶猛的旱情,怎么办?该乡党委书记王飞说:“困难再多,财政再紧张,我们也必须把群众饮水问题放在稳定一切的基础工作之上!”
齐心协力奏响抗旱壮歌
“水太小,今天晚上我不回来吃饭,别等我”,3月9日傍晚,在五星村等待装水的妹场村主任陶仲奎给家里打电话。
妹场村是大营乡缺水最严重的村,十年九旱的妹场人懂得蓄水过日子。这次特重干旱,是想也想不到的,春节刚过,全村人就得挑水生活。
妹场村山背后组、新寨组座在高山上,水窖干涸、水源断流后,358人的饮水就得到3公里外的龙洞去挑水。陶仲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与爱人商量后,从紫云买来了塑料胶袋,在自家的农用货车上安装一个蓄水袋,并利用休息时间从妹场赶来五星装水,免费为村里的老弱病残孤等挑水困难的人家送去。
三合村曾经的清澈流水变成了涓涓细流,旱灾面前,村委成员带队组织村里年壮力大的年轻人帮助贫困人家送水。当得知大龙、龙屯等缺少水源的村组严重缺水后,村支书谢兴荣动员村里的货车司机:不计报酬,支援抗旱!积极组织人员帮助饮水特困村寨送水。
“苦竹湾的水已经接通了,请组织人员抓紧你组的供水管道抢修,要全力保证不让一滴水浪费”,3月25日下午,连续作战40个小时抢修2100多米抗旱饮水工程的五星村支书杨通海兴高采烈地给村组长打电话。
大营乡从干部到职工,从党员到群众,积极投入抗旱救灾,山路上活跃的送水队、山间流动的护水工,就像一个个和谐的音符,演奏着一首首动人的抗旱壮歌。
爱心汇聚抗旱保民生
一只只爱心之手,扶助灾民的心;一滴滴甘醇之水,浓浓抗旱之情。灾情发生后,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纷纷汇聚大营。
3月16日,县民宗局向五星村捐赠了1000元抗旱资金;3月19日,来自贵阳的爱心人士颜昌锋为大营乡芭茅村送去了290桶桶装矿泉水;县电力公司为金星村送来了700公斤饮用水;县信用联社100个“信合·爱心”桶满载着滴滴甘泉,8吨“救命水”滋润着伍关、大龙灾民的心。3月22日,县政府率武警、消防官兵将5吨解渴水送到了妹场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将2000米“生命之脉”送到大营;3月24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大龙灾民送来了2台大功率汽油抽水机;3月30日,首都101中学郭涵校长再传爱心,千里之外情牵大龙灾民,5000元帮扶资金穿越信合,直抵大龙村。
旱情还将持续,爱心永不止步……
“要千方百计保证群众有水喝”成了当前大营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旱灾发生以来,大营乡已投入抗旱资金8万元,购买抗旱专用塑胶桶32只,出动人员3.51万人次,组织送水870车次,送水抗旱用水3650多吨。
旱情还在持续,乡党委政府正组织干部群众全力抗旱救灾,山间、地头、田埂,无处不闪烁着抗旱者的身影;迷彩、汗衫点缀着抗旱人的足迹;白色胶壶,红色丝带,在山间小路上快乐飘扬,一首雄壮的抗旱交响乐,在“桂花之乡”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