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而今,在抗旱重灾区安龙县龙广镇奋战的官兵中,也有这样一位几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好战士,他就是成都军区驻滇某装甲旅榴炮三连二级士官王祖信。
出生于安龙县德卧镇冗桑村布依山寨的王祖信,2003年12月赴成都军区驻滇某装甲旅榴炮三连服兵役。由于成绩突出,2005年他没有转业回家,申请一级士官留在了部队,2008年当上了二级士官。
今年2月15日晚,年过六旬的父母电话告诉王祖信,家乡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吃水困难,种的小麦和油菜全部绝收。听到这个消息后,王祖信心急如焚,恨不得当晚“飞”回家乡,帮助父母搞生产自救,但部队铁的纪律,只能让他把回家的念头深埋心底,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已出嫁的两个姐姐,多去照顾一下年迈的双亲,帮助父母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王祖信的内心深处,期盼有一天能回到家乡,与家乡人民一起共同抗击旱魔。
“3月下旬的一天,连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部队的号召,部队官兵要到黔西南州支援抗旱救灾,并且名单上有我的名字,当晚我兴奋得一夜没有睡好,因为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到黔西南就能见到家乡的人民,也能力所能及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了……”谈起当时的感受,王祖信激动不已。就这样,王祖信随部队辗转,于4月1日到达安龙县龙广镇,在龙广一中原学生上课的教室里住了下来。看到这里的父老乡亲,听到他们熟悉的乡音,王祖信倍感亲切,干起事来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由于王祖信是随部队来的1000多名战士中唯一的黔西南人,对黔西南的情况比其他战士熟悉,连队领导便给了他一个任务,要求他每天早上负责购买分布在龙广抗旱的58名战士每天吃住所需的生活用品,中午随同其他战士到一线救灾。按照领导的吩咐,王祖信每天都早早起床,赶往集市,购买好战士每天的生活必须品,中午便投入到紧张的送水保苗工作中。
4月4日,获悉王祖信到龙广参加抗旱的母亲和姐姐,从10多公里外的德卧于上午10点赶到龙广中学,期盼能尽快看到王祖信。当天,王祖信早早买好战士所需的生活用品后,就同战士们送水赶往20多公里外的簸箕寨村。原计划是把水送在村里统一修的水窖里,由村民到水窖里自个儿取。但当天来取水的村民,大多数是年迈的老人,居住的地点离村里也较远,于是他们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将当时拉去的近100桶水送到了一家一户。在一王姓老人家中,王祖信把她家所有装水的工具都装得满满的,老人连声感激。回到驻地,已是下午3点过钟,看到苦苦等待自己已5个多小时的母亲和姐姐,王祖信激动得眼噙泪水,声音哽咽,因为自己已有两年多没见到亲人了。
从龙广至德卧之间,他先后在10多个村的救灾点送水、抗旱保苗、传授农技知识,围着家门口转了好几圈,可一次都没能回到家。榴炮三连连长郭永宏告诉笔者:“王祖信在参加抗旱救灾工作中,虽然离家门口很近,但他从来没有回过家,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每天除了搞好采买外,还积极跟着战士送水,为群众抗旱保苗,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
在抗旱救灾过程中,王祖信和他的战友们每天往返要步行30公里左右。20多天来,他们已走了600多公里的山路,为簸箕寨、果约、花木等村的2000多鳏寡孤独老人、生病和残疾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群众送水800多桶。虽然脚板底磨起了泡,有时在崎岖的山路上还扭伤了脚,但看到群众们都有了水喝,他心里十分欣慰。
最近几天,天空作美,下了一点小雨,该镇在四轮碑整地30多亩育旱秧,王祖信每天总是积极参与整地育苗。按理说,白天这么劳累了,晚上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但王祖信却仍然坚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图书馆、农业网站查阅资料,结合工作实际慢慢摸索,补充自己的知识。开始,王祖信给一棵秧苗浇灌、施肥,需要约2分钟的时间,现在他只要20秒。看着一棵棵秧苗绿油油的生长出来,他欣慰地笑了。此外,他走到那里,就把自己所掌握的农技知识讲到那里、传授到那里。
4月16日,是布依族隆重的“三月三”节日,头一天晚上,父母就打电话给王祖信,说一家人好几年没有在一起过节了,现在离家这么近,希望能回家团圆团圆。但王祖信严格遵守部队纪律,依然坚守在抗旱第一线,只好让父母“失望”了。王祖信说:“我长这么大,从来没遇到过持续这么久的旱情;虽然家里受灾也很严重,但这里的乡亲们更需要我们送水保苗,我的确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但我相信父母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回到家乡20多天了,也没能回一次家,但一想到这里有更多的乡亲们需要帮助,王祖信就把回家的念头深埋心里,一心扑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直到抗旱救灾这场硬仗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