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赵洁 施维
嘉宾: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培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于法稳
西南大旱还在持续之中,我们对旱情的关注也在持续。这种关注不只包括旱区人民当下的生产、生活情况,更在于此次大旱能够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作为我国常年水资源充沛的西南地区,为何会遭遇如此严重的旱情?针对如今频发的旱灾,我们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本期对话,我们请来了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培岭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法稳,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在我们的印象中,西南地区一直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为何此次会遭遇如此严重的干旱?
杨培岭:我日前曾去云南考察旱情。如今的云南,已非过去人们印象中的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观,不少受旱县市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在3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去过的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德格海子水库,我们看到,这个设计库容为120万立方米、可供应3个村人畜饮水和1万亩农田灌溉的水库,200年来首次干枯,裂缝达30厘米深,泥块像梅花桩一样裂开条条缝隙,令我们这些经常和干旱打交道的人都感到触目惊心。
这次的旱灾如此严重,虽然主要还是气象因素作用,但是人类活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原因。由于西南地区正常年份出现干旱的几率较低,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抗旱应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遇到突发性的极端干旱时,应急预案不完备,相应的抗旱应急技术措施与装备准备不足,显现出抵御旱灾能力弱、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整个西南地区的水土保持做得不够、大量植被遭到破坏也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干旱与南方的土壤条件也有一定关系。在其成土过程中,南方的土壤土质比较粘重,有效储水的空间小,蓄水能力较差,只能依靠经常下雨才不至于干旱。一旦两三个星期不下雨,马上就会表现出旱象。
于法稳: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5省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40.40%,人均水资源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贵州省人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6倍,云南省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7倍。在如此背景下发生大旱,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最为突出。一是地形地貌特征,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也较高;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水利建设投资严重不足;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非常严重,遇到干旱难以保障农业生产。
主持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完成的水利投资是改革开放前的17倍,但这期间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较小,而且存在较明显的南北差异。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杨培岭:确实存在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部和水利部共同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民办公助”项目建设,但资金不足仍是制约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的瓶颈。国家应当进一步扩大财政补助资金及投资规模,多渠道汇集资金,统筹规划;明确要求在各级农村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并逐年提高;适当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对现有水利设施运营机构实行税费优惠,鼓励农民组建用水组织;深化农业用水价格改革,鼓励农户或农业组织对农田水利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提高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标准。
农田水利的投资需要一定规模,只有单位面积大了,亩均投资才会降低。对农田水利的投入要以国家投入加上农民投入才能做好,大规模的骨干设施要靠国家投资,小区里的小型设施则主要靠农民投入,比如喷灌、滴灌、低压管道灌溉等,这些投入一般一户也就几百元,滴灌贵些大概要一千多元。
主持人:针对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普遍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杨培岭:西南地区农民在节水设施方面投入很少,因此这次旱灾遭受了较大损失。但从某些地方看,这次旱灾是坏事也是好事,对当地农民是一种现实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水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前他们都不太重视这方面的投入,但经过大旱,看到少部分采取了节水灌溉等措施的邻里乡亲损失较小后,他们重视农田水利、投入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除让农民认识到农田水利的重要性外,让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民正确使用节水设施,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用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不少地区做节水技术推广的人员很不专业,做出来的设施明显不合理。在他们的指导下,农民安装的节水设备没有发挥多大作用,投资高,回报少,结果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全国普遍存在。国家应当采取措施明确这一点,并把这些关系理顺,达成部门间良好的协调配合和相互支持。
于法稳:可以考虑加大农民修地兴水给予适当补助。在工程实施中,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一定比例作为水利建设基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小型水利设施配套。同时,在“一事一议”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修地兴水,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加以扶持,调动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主持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于法稳:当前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相对落后;技术集成程度不足,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艺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资金不足,发展节水农业需要以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但在农户层面上,难以推广;受到作物种类的限制,一般而言,由于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附加值比较高、效益好,节水农业技术容易推广,而对于大田作物则难以推广等等。
推广节水农业,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从科学试验入手,降低农作物灌溉定额。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针对灌水定额过大、灌水轮期过长、灌水次数过少的做法,各省区的研究机构对适宜的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进行了长期的试验。多数灌区参照灌溉试验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灌溉制度,逐渐减少了单位农田的灌溉水量。
第二,从农艺技术入手,减少农作物灌溉定额。农业用水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灌溉方式,通过采取农艺技术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作物灌溉定额。
第三,从调整夏秋作物结构入手,平衡用水量的季节分布。通过调整夏秋作物结构,平衡用水量的季节分布,达到节水目的。
杨培岭:除发展精细高效的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外,建议还要加强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包括保水剂、土壤结构改良剂、作物生长调节剂等,它们对减少作物的无效蒸腾或增加土壤的储水能力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旱灾频发,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从长远来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频发的旱灾呢?国外是否有相关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于法稳:从长远来看,应对频发的旱灾,需要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应对干旱的能力;二是集成已有的抗旱技术,如干旱区农艺措施、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适应区域干旱环境的品种。
美国在应对干旱方面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干旱灾害是美国中西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20世纪美国多次遭受干旱灾害,进入21世纪以来,干旱灾害继续发生。美国在应对干旱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通过建立不同干旱指数来描述干旱;通过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和地下水监测来预报干旱;通过制定干旱规划来防御干旱。
杨培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长效完善的抗旱应急机制。现在的应急抗旱措施,包括机械化供水、人畜饮水等应该有相应的机械措施,比如水车类、机械供水类、加压灌溉等方面。
另外,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建立完整的水资源调控机制。也就是构成一个水网系统,把水多地区的水合理调控到水少地区,并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我国的六分之一,由于有一个完整的水系,水资源得到了相当有效的利用。该水系从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湖提水后一直贯穿到南部地区,控制着全国的水利系统,每家每户的用水都通过这一水系供给,这对节约用水、调控水资源利用非常有效。
再就是全民族节水意识的培养。没有全民族节水意识的提高,一些节水的新技术新方法很难推广下去,或者说推广了效果也不好。
还要注重土壤改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耕种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化肥,而不用或很少用农家肥。这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很不利,也是造成南方土壤储水能力弱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