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进一步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时间:2010-04-26 15:17   来源:求是

  我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汛抗旱关系密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营造安全、和谐、秀美的环境,这对水旱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努力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一、我国水旱灾害及其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东西部、南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很大。全国的河流总长度约为42万公里,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达5万多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西北地区西部不足200毫米。且降雨量年际间变幅较大,丰水年的降雨是枯水年的2—8倍。这种特殊的水资源状况决定了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自古以来,水旱灾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我国的水旱灾害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发生频次高、时间长。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较大水灾或严重干旱。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江大河发生较大洪水50多次,发生严重干旱17次。且水旱灾害持续时间长,经常发生连年丰水或多年连续干旱的不利状况。

  二是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我国有2/3的国土面积可能发生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其中大部分地区会形成洪水灾害。干旱在我国分布更为广泛,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十年九春旱,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年份伏旱严重,近年来西南地区旱灾也呈多发态势。

  三是灾害类别多、防御难。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非涝即旱,旱涝交替,既有可能发生大江大河流域性大洪水,也有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台风、冰凌等灾害,给防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旱灾也从传统的农业扩展到城市、工业、生态等领域。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旱灾损失居高不下,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是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我国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的60%左右。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该比例可达3%—4%。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因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同期GDP的1%以上,遇严重干旱年景,该比例超过2%。

  二、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要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建成堤防28.7万公里、水库8.6万座、重点蓄滞洪区97处;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744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847万公顷。近年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中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近100年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遇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还需要不懈努力。

  一是努力与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相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受制于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提高农业抗灾减灾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但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望天收,缺少基本灌排条件。现有灌区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工程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二是努力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要求相适应。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城镇供水人口将超过11亿。巨大的城市群、庞大的城市人口带来的供水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城镇化使城市水文特性与水旱成灾机制均发生显著变化,人水争地日趋突出,局部水系紊乱,河道与排水管网淤塞,人为导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防洪风险和负担日益加大。

  三是努力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水利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自身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东部和沿海地区,也是洪水风险度较大的地区,单位面积水旱灾害损失呈加重趋势。相当多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和规划内病险水库分布在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比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统筹流域区域水利协调发展、优化水利工程布局、完善区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努力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相适应。水旱灾害防御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目前,我国还有两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每年仍有4500多万城乡居民因旱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国还有3万多座病险水库,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这些都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努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水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因子,生态供水安全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忽视生态用水问题,工农业生产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过量使用以及超采地下水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六是努力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要求相适应。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近20年北方水资源总量不断下降,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及超强台风等事件突发多发并发,水旱灾害广泛性、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严重性更为明显,防御难度加大。同时,我们在预测预报预警能力、防汛抗旱社会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少差距,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较为薄弱。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