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18日电(记者王丽)历史罕见特大干旱面前,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用10万个废弃塑料瓶救活35万株金银花的“抗旱奇迹”故事,经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抗旱壮歌——来自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的抗旱报道》、其他新闻单位作出相关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和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4月10日,一个由30辆轿车、越野车、面包车、大货车组成的爱心车队,跋涉300多公里,将一件件纯净的矿泉水、一个个满含祝福的矿泉水瓶,送到了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来贵州旅游的韩国人朴景洪,从贵阳的朋友那里听说了冷洞村的旱情和感人的抗旱故事后,取消了原定的旅游计划,与朋友一同参与到“金银花”抗旱公益行动的爱心车队中,为冷洞村的村民们送去了自己捐赠的矿泉水。
这些天,被冷洞村的故事和精神所感动,前往捐水、捐物、考察学习的人很多。特意从贵阳赶到冷洞村捐助50吨纯净水的贵阳黔山秀水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洪智,为村支书朱昌国带领全村群众抗旱救灾的勇气与智慧所折服,决定投资冷洞村金银花产业开发,扩大当地种植和加工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冷洞金银花品牌。
“冷洞人的身上,有一股子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劲儿,这样的精神,正是创业所需的精神。”胡洪智说,相信冷洞村的金银花产业能发展得“枝繁叶茂”,老百姓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陈鸣明说,“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有不少地区都是像冷洞村一样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区,这里自然生态和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幸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最需要的精神状态。冷洞村的故事以及村支书朱昌国带领群众抗旱的精神,不仅鼓舞人们打赢抗旱救灾硬仗,更鼓舞贫困地区勇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信心。
冷洞村的抗旱奇迹,也引起网络媒体和网友的关注。湖南红网新闻中心副主任上官宁宁得知冷洞村顽强抗旱的故事和面临的困难后,立即表示将倡议湖南网民向冷洞村捐赠矿泉水。她说:“西南的旱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媒体工作者将尽自己的努力支持抗旱救灾。”
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些网络论坛,网友们十分关注并热议冷洞村的抗旱故事。
网友“海阔天空”说,大旱之年,冷洞村,一个遭受石漠化威胁的小村子,感动了亿万公众。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了。干旱仍在持续,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再接再厉,一定能够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网友“青儿”说,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生态环境差,石漠化严重,尤其是缺水问题制约着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我们不但要战胜眼前的旱灾,还要着眼长远采取治本之策。
网友“美蕊儿”说,冷洞村的故事证明,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越困难,越要有精神。越艰苦,越要有精神。越是大灾大难,越要有精神。地少石多的冷洞村,是无数自然环境恶劣的贵州村庄的典型。缺水,缺地,冷洞村的环境恶劣;缺粮,缺钱,冷洞人的日子贫苦。但冷洞人唯一不缺的是志气。冷洞人是让人感动的,也是让人钦佩的。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没有等靠要,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有志气的冷洞人,用他们的坚韧意志,用他们的生动实践,用他们的丰硕收获,向世人宣告:有志气,就能创造奇迹。有志气,就能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