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个人王文深

时间:2008-11-25 15:19   来源:国际在线
 “两基”攻坚领头雁

  --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个人王文深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贺波 周仕兴 通讯员 田茂华 黄恩瑞

  这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区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少数民族人口近80%。

  山清水秀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人称“省尾”,因其偏居桂西一隅,离中心城市可谓“山高坡陡路难行”,曾经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得以稳步推进,隆林这只曾经的“丑小鸭”,不仅逐步“藏在闺中有人识”,还如“金凤凰”飞跃高山,走出八桂,走向全国——

  循着彝村苗寨的歌声,我们走进美丽的隆林。翻开这个民族自治县的教育发展史册,“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等一系列辉煌业绩,抒写着山区民族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尤其是在“两基”攻坚工作中,隆林不仅不甘落后于“省尾”,还迎头赶上,提前实现了达标验收。

  这一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与日前被评为“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个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王文深密不可分。

  身先士卒做表率

  上下齐心攻“两基”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这是王文深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事实上,这更是37万隆林人的共识。

  “百年发展,教育为本。”王文深说,长期以来,隆林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只有教育发展了,人的生存发展才有可持续的保障”。尤其是近年来,隆林县委、政府把“两基”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两基”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内容。

  为确保任务如期完成,隆林成立了“两基”攻坚指挥部,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攻坚指挥体系。

  2006年,隆林“两基”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王文深任组长。为将工作分解落实,他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建立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目标责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俗话说,“大雁飞得高,全靠头雁带得好”。为使“两基”达标,王文深与县四家班子领导一道,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经常奔波在攻坚第一线,深入全县各乡镇研究落实学校的选址、征地和施工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黄金周期间,他也放弃难得的休息机会,深入各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在“两基”攻坚冲刺阶段,王文深每隔10天便组织召开一次汇报会,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了解攻坚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各个击破,及时解决,如有必要,立即奔赴第一线。

  筹集资金争毫厘

  校园旧貌换新颜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凝聚各方力量攻“两基”,隆林党政领导率先作出表率,提出除全县统一安排的项目外,每位处级领导为联系乡镇解决一个两万元的“普九”项目,以加快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主要领导,王文深主动联系攻坚难度较大、资金缺口多的乡镇。面对困难,他主动出击、想方设法,不仅超额完成了项目,还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

  为加快攻坚步伐,在县委书记曹凌、县长王文深等领导的带头下,隆林各帮扶单位领导深入所包乡镇学校,确定帮扶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发动各界捐款物达181万元,促进了各乡镇的“两基”攻坚进程。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王文深说,尽管隆林财政还不宽裕,但全县历年来都把教职工工资纳入县财政统一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从未拖欠教师的工资。坚持教育经费预算时优先安排,调度上优先拨付,追加时优先考虑。近3年,全县教育附加费1800万元全部用于“两基”,实现了教育投入的“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作为政府“一把手”,王文深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效益。在保证上级划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的同时,县财政严格按国家标准划拨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得到保障,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但王文深深知,尽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他尽心尽力,千方百计筹措教育经费,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通过各种途经筹集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

  通过努力,隆林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教工程”、“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建设项目,争取到海内外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捐款1000多万元,使广大山区校园校貌焕然一新。

  控辍保学用真情

  穷娃人人有书读

  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两基”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民族地区“两基”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王文深经常说,要实现贫困生“该来的一个不能少,已来的一个不能走”,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创造性地运用了“以情劝学、以资助学、以法督学、以教保学”等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学生流失。

  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及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王文深亲自到乡镇指挥,精心组织,抽调乡镇干部组成工作队,动员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此外,他还积极组织规划,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了不少民族寄宿学校,极大方便了边远地区适龄儿童上学。

  为做好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王文深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和宣传《义务教育法》,督促家长送子女入学。他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一道,组织教育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贫困地区中小学实行“一费制”的政策,全面落实学校的收费标准和“两免一补”政策,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优先安排少数民族学生的“两免一补”指标,对特困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在王文深的组织和部署下,隆林多措并举,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辍学。一是制度控辍,二是依法控辍,三是关爱控辍。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充分调动和借助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进行“一帮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的扶困助学活动。

  为建立健全贫困生入学长效机制,隆林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和办法,由县财政拨出200万元,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小学升初中、初中升职业学校或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在全县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郁风尚。现在,送子女入学已成为群众的共识与追求。

  作为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干部,王文深感触地说,乘着国家实施西部“两基”攻坚的东风,让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将来走出大山,学好文化、掌握技能,学成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于人于己,无疑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