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四苦”精神感天动地 民族教育谱写华章

时间:2008-12-05 09:37   来源:新华社

  位于中越边境52号界碑旁、与越南高平省一个村子只有一河之隔的国门学校——广西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完小,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上午,课间休息时间,几十个壮族孩子正在宽敞整洁的校园里玩耍,转呼啦圈、踢足球、打篮球。在记者的“要求”下,几名壮族小姑娘大方地唱起新学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谁也想不到,这所小学10年前的模样:到处是乱石岗,杂草丛生、校舍破烂不堪。位于我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老、少、边、山、穷”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中小学危房面积多达747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25%,乡镇初中、村级小学基本没有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十分紧张。此时,广西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工作大会,从此开始了实现“两基”达标的征程。

  到2002年底,广西的“两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有41个县未实现“普九”。在这一关键时刻,国家作出了在西部地区实施“两基”攻坚的决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介绍,在广西41个未实现“普九”的攻坚县中,有2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有11个是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县,其他县绝大多数是壮族聚居县;有6个是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县;有10个是百色起义革命老区县。

  隘江村完小校长陈汉文告诉记者,在开展“两基”攻坚前,当时学校有6个教学班,学生130多人,却只有4间教室,有一个班的学生租用当地村委会的房子上课,白天也要开灯,另一个班只好在球场边的一棵大树下露天上课,老师没有宿舍,上完课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在严峻的困难面前,广西迎难而上,先后投入22.54亿元,实施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教育项目以及“控辍保学”、落实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各市、县、乡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发扬党政领导“苦抓”、各族人民“苦干”、教育战线“苦战”、社会各界“苦帮”的“四苦”精神,为实现“两基”目标而奋斗。

  武鸣县壮族农民黄忠信,在改革开放中先富了起来,当得知村里重建凤阳小学要投资79万元后,他毅然捐资57万元。在“两基”攻坚中,农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学校建设。据广西教育部门统计,“两基”攻坚期间,广西各族人民捐款、捐物、捐工价值12.59亿元。

  秋冬缺水无法施工时,老百姓就把自家的水送到学校;山高、坡陡、路远,建材运不进山,老百姓就用肩挑马驮把沙石、钢材、水泥送到学校;建校需要土地,老百姓就把宝贵的土地让给学校,有的村民甚至为此自愿把祖坟迁走,实在没有地就开山劈石建校园……

  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是一个典型的石山区,耕地十分有限,找到一块平地都很难。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当地瑶族群众硬是用铁锹、锄头挖山,用肩挑背扛搬走4000多立方米的土石方,为乡初中和中心小学开辟出一块宽敞的运动场。

  2000年广西开展了边境建设大会战,隘江村完小这所已经有71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获得了40多万元的资金,建设了教学楼、图书室、厕所,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硬化了道路,建起宣传长廊、篮球场、围墙……

  如今,无论走到哪个山旮旯,看到最好的房子、最整洁优美的场所,就是学校。

  2007年7月,教育部经过评估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是广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保证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目前,广西正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向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并全面落实国家制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基本补助标准,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65%确定,其中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实行全覆盖。

  冬日的暖阳下,展示南国风情的大王椰迎风舒展枝叶,三瓣梅开得火红而热烈。已经在隘江村完小任教32年的陈汉文说:“孩子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民族的发展与兴盛才会更好更快。”(记者王立芳 张周来)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