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民族和睦团结纪事:心手相牵共繁荣

时间:2008-12-03 08:58   来源:《人民日报 》

  “看我今天壮山坡,好山好水好生活;家家都有新米酒,酒坛一开壮家乐。”一曲嘹亮的《山寨酒歌》,唱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50年的辉煌巨变,唱出了壮乡父老的一腔豪情。

  2007年,广西人均生产总值1.2万多元,比自治区成立时的1958年翻了四番多;少数民族干部是1958年的14.8倍,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6.22%。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手相牵,共兴共荣,建设出一个和谐文明的大家庭。

  民族地区未实现小康,不是全面的小康

  路,不平;电,不通;水,不足。莽莽大山,阻隔着壮乡群众与外界的交往,也阻断了这里的致富路。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仍有800万贫困人口,占全国1/10。

  “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中,3/4是少数民族。一些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周健说。

  少数民族未实现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民族地区未实现小康,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就没有长久的和谐——这个共识激励着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

  从1997年起,广西在贫困民族山区先后开展了“十项大会战”,涵盖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解决人畜饮水、建设地头水柜、茅草房改造、村屯道路建设、改善贫困村办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难题。2000年以来,广西又在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大石山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续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广西共投入近100亿元,约有600万人受益。”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德才说。

  广西的毛南族和京族是两个人口较少民族,3年来,自治区共安排专项资金1.6亿多元,扶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东兴市77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村,建设了上千个项目。在闻名全国的“绣球之乡”——靖西旧州,小小绣球不仅带来吉祥如意,还带来滚滚财源。这些年,旧州街以绣球为主的民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年产10多万件,创收200多万元,仅绣球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2800元。

  那坡县吞力屯杨桂金的住房里,彩电、冰箱、消毒柜一应俱全。这个46岁的壮族妇女还能用简单的英语跟外国朋友交流。去年底,有对美国夫妇来她家过年,一住就是半个月。面对记者,杨桂金笑吟吟地说:没准过两年,我也组织乡亲们到美国走走呢!

  教育富脑袋 文化护根本

  “狗不犁田,女不读书”,曾是广西红瑶人千百年来的“规矩”。如今,红瑶女童不仅能上学,还有了“免费午餐”。

  今年9月1日起,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的8万多名农村学子吃上了“免费午餐”,初中生和小学生每人每餐2元。柳州市、县两级财政为此每年多拿出3350多万元。一顿“免费午餐”的温情,让这3个县在今年秋季开学回流了692名学生。

  为改变教育落后这个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广西积极推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多年来,自治区对自治县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降低5至20分录取。在民族自治县和山区贫困县举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在校生达38550人。大学民族预科班从初期每年招收500人扩大到1100人,先后向区属高校输送了1万多名民族大学生。

  为保护壮文,1982年4月,广西《壮文方案(修订案)》公布实施,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壮族地区的学校、农村、机关推行使用壮文。本世纪初,南宁市对城区650多条街道的道路标志牌全部加上了壮文。2004年起,广西积极利用民族语言和文字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增添了民族地区走向开放共融的氛围。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总人口约3万。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是白裤瑶最集中的地方。为展示和研究白裤瑶民俗文化,2003年12月,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我国第一座瑶族生态博物馆。桂西北的侗族、苗族等世代居住的木结构吊脚楼,房屋密集,容易引发火灾。广西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在桂西北改水、改电、改灶、改寨,让这笔民族文化遗产免受火灾困扰。该工程投资8.2亿元,覆盖1157个50户以上的连片木结构少数民族村屯。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广西结合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和单项条例,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做出明确规定,以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让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有了基础。

  “我是党的优先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受益者。”那坡县政协副主席、苗族女干部聂岳勤这样诉说心声,“我的进步除个人努力外,更多是得益于党的厚爱和培养。”这些年来,广西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中,中央民族干部管理学院的少数民族干部“广西班”,至今举办了6期,培训学员310名;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干部学历班,8届共培训学员400名;173名少数民族干部被推荐到发达地区和中央国家机关挂职锻炼;13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出国培训……

  50年来,广西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团结和睦的事例俯拾皆是。在都安、大化等民族自治县数十万人口搬迁中,环江县的壮、毛南等民族群众,慷慨让出祖传坡地30多万亩,安置瑶族等各族同胞1.4万多户、6.6万多人。

  1984年以来,自治区共举行了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表彰了977个先进集体和2080名先进个人,先后有177个集体和171名个人荣获国务院表彰。自治区主席马飚感慨地说:“广西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各民族都很包容。少数民族与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奋斗,促进了广西的繁荣发展。”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