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月的环境整治,芙蓉区火星街道夜宵街
已被取缔,变成了小型休闲广场。均为余志雄 摄
小区环境由闹变静,市容卫生由脏变洁,花园绿地由疏到密……一个月来,通过实施以“五拆、五修、五禁止”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芙蓉区火星街道月桂社区、龙柏社区、凌霄社区,这片建于上世纪的“7080”老旧社区正在换新颜,变年轻。
面对的是小社区,做的是大文章。整治社区环境,建设宜居社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客观要求,遵循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规律。目前,芙蓉区的试点经验正在全市推广。
变环境:“7080”老社区变身“00后”
它们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社区,不仅房屋漏水、道路破损、下水堵塞、绿化缺失,社区居民还要忍受破墙而开的小餐馆的弥漫油烟,违章搭建的小废品店的脏乱干扰,“住改非”的小歌厅、小不锈钢加工店的刺耳噪音,他们一直盼着有高档楼盘那样的专业物管服务。
为解决这些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今年4月19日,芙蓉区选取了文艺路街道的文艺新村社区,火星街道的凌霄社区、月桂社区、龙柏社区4个老旧社区,启动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试点。
细微的变化在居民身边一点点发生。短短一个月里,老旧社区里的道路平了,下水通了,路灯亮了,屋顶的漏水堵了,上楼的水压强了,扰民的夜宵店关门了,凌空网线结成的“蜘蛛网”变得整齐有序了,锈迹斑斑的“鸽子笼”被新型安全护窗取代,4个社区公园让居民茶余饭后有了散步的好去处,专业的物业公司即将成为社区“新管家”……芙蓉区投入8000万元,对4个试点社区的129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房屋进行整治,拆除违章建筑3.86万平方米,新建通透式围墙1100米,取缔违规设置、扰民门店135家,安装监控摄像头260个。
听民意:百姓心声成社区改造“蓝本”
“让老旧社区变得更宜居!”今年初,在芙蓉区“访十万住户、问群众冷暖”民情大走访活动中,老旧社区居民纷纷表达了希望改变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社区环境整治成为该区政府“民生清单”上列出的首个任务。
家门口改造将怎么改?是挣面子的“形象工程”还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当看到施工队进场,部分社区居民暗暗嘀咕。可当一次次方案听证会开进社区楼栋,一张张意见书“晒”在社区公示栏,一个个热点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时,居民心头的疑虑逐步打消了。
“尊重民意,化解了居民的顾虑,让整治赢得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芙蓉区区长李蔚说,社区百姓的意见成为社区改造“蓝本”,无数次地修改调整整治方案,就是为了让每一处整治的细节都让老百姓觉得实用。针对居民担心的施工质量问题,整治选取了有着丰富社区改造经验的施工队伍;对工程选用的外墙漆、不锈钢等材料,全部将样品送到现场,接受居民监督。“这次楼栋内安装了节能灯,一盏灯的寿命可达10万小时,而一年的电费只有几元钱。”火星街道居民陈红祺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这个由居民提出的节能改造方案兑了现。
解难题:创新管理满足民生需求
老百姓满意是整治的唯一标准,创新社会管理,让一批居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住在文艺新村社区6栋的孙锦秀老人,因家对面就是生意火爆的“钱四牛蛙店”,餐饮油烟熏得老人不得不花钱在外租房住。而这一夜宵店扰民问题,一直令周边居民怨声载道。在这次社区环境整治中,通过政府的信息引导,该餐饮店在一周内顺利“搬家”,并迁至正规场所开张;这几天,孙锦秀老人也正张罗着回家的事。
在火星街道的三个社区,道路普遍狭窄,加之没有规范的停车位,社区内小车随意停放,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也带来严重的消防隐患。这次整治,将停车场建设一并纳入规划,利用拆除围墙、违章建筑腾出空间,建设了一千余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据了解,目前,芙蓉区正在对这些开放式老旧居民社区引入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针对居民提出的晾晒衣服等问题,社区将通过居民听证、居民论坛等居民自治的形式,发动大家找到解决新办法,老百姓的宜居安居需求将更快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