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自2004~2007年,实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这一阶段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成熟航天技术,研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月飞行、远距离测控和通信、月球探测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并建立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从1994年到2004年经过10年的酝酿,我国确定了整个“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绕
第一阶段自2004~2007年,实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这一阶段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成熟航天技术,研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月飞行、远距离测控和通信、月球探测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并建立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落
第二阶段自2007~2012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和物理参数。预计于2012年前后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
回
第三阶段自2012~2020年,目标是进行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预计2017年前后发射一颗可以返回的月球软着陆器。
“嫦娥工程”既参考了以往国际探月活动的经验,又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始终围绕推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标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在航天科技方面,“嫦娥工程”将逐步实现多项重大突破,首次到达地外天体,首次着陆在地外星球上,首次从地外星球拿回样本。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推进航天工程系统集成、深空测控通信、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发射等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遥测科学等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在空间科学方面,通过首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和空间环境进行近距离和接触式探测,将使我们对于空间科学的认识大大深化,为我国的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建立新的平台,促进这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并带动更多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
该工程将开拓中国航天活动的新领域;对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作用;有利于在外空事务和未来开发月球中维护国家权益;促进中国高技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国基础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参与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原载于《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