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这天,嫦娥二号飞上云天,开启中国航天的又一次探月之旅。
在整个“嫦娥”遨游太空的过程中,今年34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专家刘勇可谓功不可没。12年前,刘勇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他前后经历7次神舟飞行任务和两次嫦娥奔月的盛举,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卓有建树的航天飞控专家。
走进航天测控中心12年前,刘勇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准备工作。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开发神舟飞船的姿态确定软件。
当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尚在组建伊始,姿态计算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技术资料和实测数据可供参考借鉴,而更大的挑战还是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巨大差距。可想而知,要开发出一套为航天任务所用的软件,其困难会有多大。
那些日子里,深夜的机房,节假日的办公室,堆满书籍的宿舍,随处可见刘勇抱着技术资料苦苦啃读的身影。两年的时间,他积累了几百万字的学习资料、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那段时间,他的思维空间被数字和软件占据了。
最终,经过专家组评审,刘勇开发的软件获得一致通过。此后,他又向航天测控高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多年来,刘勇参与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制,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刘勇深入研究的飞船升力式再入返回控制技术和姿态确定技术,在历次神舟号飞船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自主开发的航天器可视化任务分析系统,成为历次任务轨道控制的实用软件;他还突破姿态计算和视点控制关键技术,填补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姿态计算方面的空白;他所开发的“姿态球”,为快速准确判断飞行器状态、实施任务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标永远是百分之百2004年的春天,探月工程立项,中国的航天事业加快了向深空挺进的步伐。
在此之前,中国发射的飞行器最远测控距离约8万公里,而嫦娥卫星要飞过38万公里的遥远旅程。绕月探测,重点在测控,难点也在测控,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性跨越,自然也给探月工程测控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刘勇曾在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成功只有百分之百,没有99%。1%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功亏一篑!”
为了实现高精度定轨,让轨道计算和控制更加精确,刘勇在电脑前轮番鏖战,他从基础方面的时空坐标框架做起,反复揣摩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而工作到深夜。
嫦娥二号发射前的一个深夜,办公室内,刘勇俯身在案前,敲击着电脑键盘,输入,删除,再输入,他在进行着嫦娥二号月球捕获策略的推算;这个晚上,已经是刘勇利用第39种方法进行的第几百次计算了。
天亮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最优月球捕获方案试算成功时,疲惫不堪的刘勇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10年10月26日这天,嫦娥二号顺利进入近月点、距月面仅15公里的虹湾成像轨道,这次轨道的控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为了这一刻到来,刘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15公里降轨控制,目标轨道近月点、距月面仅有15公里,而控制点又在月球的背面,大部分时间处于“盲控”状态,稍有偏差,卫星无法进入目标轨道,还面临撞月的风险。
如何确保万无一失,作为轨道控制组长的刘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自主研究出非对称轨道控制方法,开发出环月降轨控制参数计算软件,不光确保控制的成功实施,还大大降低了控制的风险。
这是刘勇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责任感使然。
刘勇说过:“我能投身于航天事业,参与许多重大工程,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只要一个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证明他的人生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