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万众瞩目中于昨天傍晚6点05分准时成功发射。这颗两吨重的卫星,寄托着人们对航天事业的无比厚望,也寄托着人们对月球的无限遐想。
从发射前的24小时开始,记者就一直身处于距离发射塔约2.5公里处的现场,从火箭燃料加注,到发射前的撤离疏散,直至火箭升空时留下的美丽身影,
晨报记者亲历了这将在中国航天史上不平凡的一天。
[发射前夕———发射日清晨]
西昌下起短暂暴雨
从发射前的24小时算起,记者大部分时间都在距离发射塔不到2.5公里处的麻叶林村一栋四层小楼内度过。这栋小楼是附近的最高建筑,楼顶的平台正对着2公里开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站在平台上,发射中心的3号塔可以一览无余。小楼紧邻的是担负撤离及戒严任务的泽远乡派出所,四周则是当地村民的房屋。
23日晚上6点过后,大部分前来采访的记者都已回到西昌市区,整个麻叶林村恢复了平静。晚上8点左右,开始有武警战士不断从村上经过,使整个村子的氛围显得有些紧张。麻叶林村的居民大多是彝族,至晚上9点时,大部分人家都已关灯就寝。这时两公里开外的3号发射塔,依旧是灯火通明,塔架上的灯光不停闪烁,给平静的山村夜景增色不少。
24日清晨,西昌下起了暴雨,正当记者为下雨是否会影响发射而担心时,8点左右雨便停了。
[发射日上午---发射前]
村民开始疏散“付费航天游”游客抵达观景台
24日上午10点左右,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态燃料。
从加注液态燃料开始,记者分别在中午12点、下午3点30分和4点30分,一共三次看到3号发射塔10层左右位置喷出白雾。早已看惯了火箭发射的当地村民曾家强向记者讲解说,白雾是火箭加注液态燃料时产生的正常反应,用不着大惊小怪。
“见惯不怪”的当地村民不在少数,记者接触的大部分村民几乎都有不下10次现场观看发射的经验。提及旅行社设在距离发射点4公里外的观景台门票,一位当地小伙子嘀咕说:“真想不到看一次发射居然要800块钱!”
上午10点左右,西昌天气转晴,有些刺眼的光从云间射下,不禁让人觉得“嫦娥”的确挑了个好日子。与此同时,当地的乡村干部们开始挨家挨户地动员下午的疏散撤离工作。
下午1点30分,前往发射现场观看的游客分坐22辆大巴车,在两辆警车的带领下,从西昌市火把广场出发,一路上闪着双跳灯,浩浩荡荡地开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14点40分,游客车队抵达第二道警戒线。交警指挥车队往左拐入奔月楼下的停车坪。奔月楼前挂起了十几条红色的条幅,上面印着“预祝‘嫦娥一号’成功奔月”等字样。一家颇有经济头脑的旅行社摆开长条桌,吸引游客参加预祝“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万人大签名”活动。售卖航天纪念品的商铺,也从陈列室里搬到了停车场上,不少游客纷纷选购看中的航天模型。
下午4点,记者跟随游客,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台阶,爬上奔月楼北面的牛头观景平台。所谓的观景平台,就是半山坡上的一块平地,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部分地面还露着几寸长的玉米梗。观景平台一面靠山,三面临崖。在临崖处围了一圈黄色的警戒线。沿着警戒线内侧摆放着两排小矮凳,上面已经坐满了游客和端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
在从外地赶往西昌观看现场发射的游客中,82岁的李泰蓉是年纪最大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女婿特意陪着老人,从成都出发,开了15小时的车到达西昌。“这段路不好走,还遇上了大暴雨,我一直担心老人家的身体,她总说没事。”老人的女儿任朝秀告诉记者。
“我岁数这么大了,还没有亲眼看到过火箭怎么上天的。原来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就想来看看。”老太太笑嘻嘻地说,眼睛能看到就看,看不到也还可以听听火箭发射时的声音。下午4点,李泰蓉老人在女儿女婿的搀扶下慢慢登上牛头观景平台。
下午5点45分左右,3号卫星发射塔上的回转平台开始依次打开,整个火箭显露在外,进入发射状态,“嫦娥”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发射时]
火箭升空留下“中国龙”
由于听不到指挥部的发射倒计时,当火箭底部泛起一团红光时,早已看过多次火箭发射的村民们还是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傍晚6点05分,火箭准时点火,大约两秒左右的间隔后,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出,伴随着“隆隆”巨响,火箭脱离了发射架向天空飞去。
2秒半之后,箭体缓缓升空,钻入云层后,不见了踪影。
人们仰头寻找着火箭的踪影,几秒钟后,折向东南的箭体钻出云层,时隐时现。火箭喷出的尾气,渐渐幻化成巨龙的形状。人们举起手拍了起来,“中国龙,中国龙啊!”
8岁的彝族小姑娘沙秀美被火箭的轰鸣声吓得闭上了眼睛,大约10几秒钟后,当她睁开眼睛时火箭已经没了踪影,只能听到从云层中传出逐渐远去的声音。沙秀美为自己的胆小而后悔不已,追着记者要看相机里拍下来的升空画面。
感到意犹未尽的人们纷纷抬头仰望,除了能看到火箭划过天空在云间留下的一道白色倩影外,“嫦娥”早已不见影踪。这时游客们开始谈论刚刚共同目睹的短暂发射过程。撤离到较远处的村民纷纷回家,设置的戒严关卡也自动解除,宁静的小山村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嫦娥”终于成功迈出了她奔月的第一步!
[记者手记]
许久的等待,只为一道转瞬即逝的倩影
西昌,“嫦娥”奔月的地方,也是连日来记者云集的地方。时常听到媒体同行们抱怨,单纯从发射的角度讲,“嫦娥一号”仅仅是一次难度不大的发射任务。抱怨归抱怨,大家还是都来了。因为“嫦娥”最终奔向的地方,是人类千百年来始终向往着的美丽月球;“嫦娥一号”,是我们迈向神秘月球的第一步。即便是为了这个概念,也引来众多同行聚首于西昌,硬把这里变成一场新闻大战的主战场。
在一周的采访中,我不断地往返于市区到发射中心来回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中,在苦思如何突破采访的同时,也偶尔会有这样的疑惑:我所做的,是否仅仅是在这场媒体盛宴中加上虚华的一笔,或纯粹为了一个概念?
在发射前的24个小时,为了能够留在现场采访,我选择提前进入戒严区,住在当地村民家中静待“嫦娥奔月”。整整一天,我穿梭于不同的房间,透过不同的窗户,去观察不同的场景以及不同的人。
在临近发射时,我走出小楼,与当地的村民一同撤离疏散。当看到这些早已见惯发射的人们仍为了火箭升空的壮丽而欢呼雀跃时,身在人群中的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当火箭拖着绚丽的尾焰划过天空时,我突然觉得它最终抵达的终点,原来离我们并不遥远。
可能许久之后,大多数人印象深刻的,只是火箭发射时那一道美丽的倩影而已。但我已经清楚地知道,“嫦娥”带走的,是人们对月球的梦想和期望,仅此足矣! (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