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李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回首即将过去的2010年,这一年国庆的礼花显得格外的耀眼。2010年十月一日这一天,祖国迎来了第61个生日,也是在这一天,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入太空。2010年度的中国面孔,我们今天将要聚焦的就是嫦娥二号卫星。今天是嫦娥二号卫星升空的第91天,此时的嫦娥是否依旧健康美丽,新的一年又将会有哪些大动作?大家关心的嫦娥二号将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告别我们?
“各位注意,一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10、9、8、7…”
即便在今天,听到这个声音仍然让我们激动。
“3、2、1,点火……起飞。”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成功进入奔月轨道,成功传回数据,成功在虹湾地区拍照,成功渡过月食考验。在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庆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这样说。
胡锦涛:参加嫦娥二号任务的全体同志淡薄名利,牺牲奉献,这种高尚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12月30号,今天,是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中飞行的第91天,这段时间每天和它进行亲密接触的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飞管室主任刘俊泽。
刘俊泽:现在目前嫦娥一号卫星保持的是环月的三周稳定定向的模式,卫星的整个电源、热控还有天线还有控制系统,都是工作正常的。
北京跟踪与通讯技术研究所的设计师主任张波是我们的老朋友,嫦娥二号卫星刚刚升空的近半个月,我们几乎天天工作在一起,张波从测控的角度也告诉了我们嫦娥二号卫星现在的生活过的好不好。
张波:现在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进入到长期管理的工作状态,前几天,卫星刚刚经历过月食,目前卫星工作状态一切都是正常的,后续三到四个月它还要继续它承担的实验任务,包括X频段的测控系统实验。
再过一天就要到新的一年了,嫦娥二号的2011年新年日历上会有怎样的大事件呢?刘俊泽主任向我们透露了嫦娥二号卫星的2011大事迹。
刘俊泽:半年之后有可能再降,降到15公里,对虹湾区再进行一次补充的拍照,还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想法是嫦娥一号卫星在09年的3月1号撞击了月球,它在月球上应该有一条明显的轨迹的,我们这次非常渴望利用嫦娥二号在嫦娥一号撞击点的附近我们降下去轨道,然后就近拍摄月面,看看能不能抓到嫦娥一号的撞击的痕迹,那是大家都非常渴望了。
嫦娥二号的预计寿命是半年,和嫦娥一号当年结束寿命的壮烈相比,嫦娥二号又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和我们告别呢?
刘俊泽:后期卫星如何处理也有一些想法,可能目前主要的想法停留在卫星应该脱离月球的轨迹飞往地月之间的某一个位置,还有一种就是在轨道上等待小行星的路过,然后用卫星去追寻小行星,看看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最终卫星的设计可能还是要让它离开月球轨道,做一些升空探测的一些尝试工作吧。
从70年代的“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2003年的载人航天,再到2007年开始的嫦娥工程,我们国家用5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航天之路,古稀老人,我国的两弹一星功勋,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语重心长的说。
孙家栋:从航天工程来讲,航天基数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要有能力,不但要到月球去,将来要到火星去,甚至到太阳系的任何一个角落,给我们的科学家提供这么一个探索平台,可以把科学家的眼睛甚至可以把科学家的手送到它希望达到那个地方去。
过去我们没有能力探月的时候,航天探测用的都是外国公布的数据,嫦娥工程顺利进行后,孙家栋院士认为,它对我国的升空探测意义非凡。
孙家栋:我认为谁第一手拿到资料以后,肯定是我把它尽量用的比较透了以后再公布然后大家用,这次探月我们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比如月图,我们这次探测的月图比它过去拿到国际上提供数据,第一比较细,第二全,就是南北极的数据都有。
嫦娥二号卫星还要和我们相伴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工程总指挥吴伟仁已经把目光指向了并不遥远的2013年的。
吴伟仁:2013年前后,难度也很大,嫦娥工程是我们全民族的,是中华民族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我觉得大家都非常关注嫦娥工程的成败,现在我们有把握说,我们工程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