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有能力独立进行火星探测

时间:2010-11-30 15:28   来源:大江网

  几十次经久不息的掌声,上千双求知的眼睛。26日9时至11时,南昌理工学院108阶梯教室变成了一个知识的海洋、一个智慧的家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用生动风趣、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从中国及其他国家探月计划、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嫦娥一号”发射前后的故事等角度,给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上千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深空探测知识普及课。

叶培建在演讲

饶炜回答学生提问

大学生纷纷围住叶培建要签名

嫦娥“远嫁”月球与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为什么要去开发空间?”报告一开始,叶培建就以发问的方式将现场听众带入了神秘的太空世界。作为“嫦娥工程”的参与者,叶培建院士重点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一期(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嫦娥一号卫星的基本情况、研制历程和主要技术成就。

  叶培建说,“发展航天事业,不仅是对高位置资源、环境资源、能源及矿物资源、信息资源探索的需要,这种探索能力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太空将成为继陆地、海洋、空间之后,人类探索的第四生存空间。”

  “如果没有卫星,我们就打不了电话,上不了网、汽车的GPS也不干活,无法知道天气变化……”叶培建随后又直截了当地谈起了我国航天卫星的重要意义。

  人们不禁要问,月亮离我们有38万公里,为何我们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探测月球?除去科学意义之外,探月工程究竟会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叶培建将这些答案穿插在《嫦娥卫星与中国深空探测》的讲座中,让听众不经意地体味到科技的神奇魅力,并得知其与每个人的生活微妙相关。

  我国有望2013年独立探测火星

  演讲中,叶培建透露,我国不仅有无人探测月球的一系列计划,还有希望在2013年对火星进行探测。

  据叶培建透露,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三期工程为“回”。已经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离月球100公里的轨道进行科学探测,并为“嫦娥三号”卫星的发射和着陆作准备。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证明中国有能力独立进行火星探测。”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已基本具备去火星的能力,“火星距地球的距离是月球的100倍。按照中国目前的航天技术,探测火星完全可以实现。”

  叶培建估计,独立完成火星探测所需资金,将少于“嫦娥一号”的投资。如果国家尽快立项,最佳的发射时间应该在2013年,此时火星和地球距离最合适。如果错过,下一个发射时机将在2016年。

  他与航天事业有不解之缘

  2010年10月1日,随着“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面对扶摇直上的“嫦娥二号”,叶培建这位从幕后被推到公众面前的中国航天人感慨地说:“人们不会忘记,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人类月球探测的脚步从未停止。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重大进展,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重大进展。”

  据了解,高中毕业时,叶培建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在填写大学志愿时,他受父亲的影响,分别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学院,然而他却意外地被浙江大学录取了。然而,令叶培建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当年,他还是被分配去搞航天。叶培建风趣地说:“这是缘分!”

  1967年,毕业于浙大无线电系的叶培建,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任技术员。从此,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叶培建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成功考取了瑞士的研究生。“那时绝大部分人都希望我去美国读书,但我听从了我国‘863’计划倡议者、卫星研制的开创人之一杨嘉墀先生的建议,改学法语去瑞士学习。”1980年7月,叶培建远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理学院微技术研究所留学深造。这为他日后研究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培建饶炜为本报题词

  “《信息日报》,哦,知道,知道……”当叶培建院士讲学结束时,记者将今年10月8日刊发有《嫦娥二号轨道一次修正到位——多名航天专家为本报读者解读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报道的报纸送到他的面前。叶培建院士拿着这份《信息日报》,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当看到他向记者介绍“嫦娥二号”的有关内容时,他看得很仔细,还用笔在文字下画起了线条。

叶培建为本报题词

  随后,叶培建院士为本报欣然题词——“传播主流信息,引导正确舆论”。此时,陪同叶培建来昌讲学的“嫦娥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江西籍老乡饶炜也为本报题词——祝家乡《信息日报》越办越好!

  相关链接

  “嫦娥二号”副总设计师是南昌人

  “下面这个专业问题,我想请饶炜研究员来讲解,他是嫦娥二号卫星的副总设计师,也是你们江西老乡!”学术报告中途,叶培建院士的这句话,让学术报告大厅响起了令人激动和骄傲的热烈掌声。

  记者了解到,随叶培建院士同来昌讲学的饶炜,是南昌人,从南昌二中毕业后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以他勤奋的学习,严谨的工作,卓著的成绩,成功走上了中国航天科技之路,现为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中青年骨干专家。

  首席记者钟金平、记者修杰淼、李甫华 实习生 范玉晨/文 首席记者袁征/图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