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深化交流 增进湘台两地人民了解与互信

  时间:2007-11-15 09:42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1月15日消息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近日,本网记者专访了湖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佘友文。佘主任介绍了中共十六大以来湘台两地各项交流与合作情况,并表示,十七大报告中对台政策方面的论述,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献,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湖南省对台工作将在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各项惠台政策与措施,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湘台两地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地人民的了解与互信。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近年来,湖南省在城市建设、经贸发展和文化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湘台两地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请您介绍一下总体情况。

  佘友文:在国台办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湘台两地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了很好的基础,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湖南省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抢抓中部崛起及台资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机遇,积极落实三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系列活动成果,大力度、高频率、全方位开展对台招商引资,强力优化台商投资环境,台商来湘投资进入1987年以来20年中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至2007年6月,全省累计引进台资项目1700个,实际引进台资18.61亿美元,到位台资占近20年来湖南引进台资总量的51%,台资在全省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总量中稳居第二。湖南正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新热点。

  随着经贸合作的加深,湘台两地的人员往来也愈加频繁。近五年来,来湘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求学考察的台胞达到80万人次。截至2007年6月,来湘台胞累计已超过170万人次;来湘交流的台湾团组450个、6186人次,湖南省赴台交流团组533个、2758人次;交流领域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广播影视、交通、旅游、消防、警务等。

  特别是2005年,湖南省首次成功接待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访,极大提高了湘台交流层次,深化了湘台交流内涵,揭开了湘台关系新的篇章。

  记者: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湘文化”已经成为了湖南的一块金字招牌,张家界、岳阳楼等风景名胜也名声在外。湖南省在湘台交流上,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

  佘友文:湘台两地的交往源远流长,从清朝初期开始就有湖南人赴台参与台湾的建设和开发。湖南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秀丽动人的潇湘美景,出色的教育科研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通过文化、旅游交流打开湖南在台湾岛内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促进经贸交流是湖南省对台工作的特点之一。

  首先,依托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打造精品交流项目。湖湘文化是一朵特色鲜明的文化奇葩。从2000年开始,我们以“牵手未来,牵手希望”、“台湾中小学校长参访”、“音乐心航线”等为主题,已经连续组织了7届“湖湘文化之旅”交流活动,共邀请了台湾岛内100多所大中小学校700多名师生来湘交流,让台湾同胞在领略独特湖湘文化、观赏湖湘美景的同时,体味到两岸同宗、同源、骨肉相连的感情,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此外,充分利用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等文化交流平台。2006年,湖南省协办了台湾星云法师的“觉有情——星云大师墨迹世界巡回展”、秦孝仪先生的“笔力诗心——秦孝仪书法文房展”,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湖南省在台湾岛内的知名度,达到进一步推动湘台两地各项交流发展的目的。

  其次,依靠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出色的教育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自90年代初开始,湘台两地就有了频繁的学术交流,近年来,湘台校际交流更是有来有往,硕果累累。中南大学“湘台学子研习营”已经成功组织了7届,台湾青年中华文化研习营两次来湘,80多名湖南省优秀大学生亦于2006年赴台交流……这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湘台两地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了湖湘文化,达到了向岛内推介湖南、沟通思想、增加共识、增进友谊的目的,也进一步增强了台胞的祖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第三,借助观光旅游平台,吸引台胞投资湖南。湖南省既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又不乏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已经成为岛内民众前来大陆旅游的必选之地。近几年,来湘观光旅游的台胞数量不断增加,最多达到16万人次/年。我们通过大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湖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台胞来湘观光。同时,达到向台胞推介湖南良好的投资环境,间接带动台商来湘投资的目的。当前,已经有部分台商因观光旅游而决定进驻湖南,在省内知名旅游景区投资第三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同时,张家界旅游公会与台湾的旅游同业公会也达成了交流合作的意向,两地旅游合作前景看好,来自岛内的“潜投资商”数量有望稳步上升。

  记者:湘台经贸合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谈谈两地经贸交流的特点。

  佘友文:湖南即是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潜力的中部省份,又是农业大省,湘台经贸合作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优势各异,互补效益突出。

  湖南的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汽车、化工、造纸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很快,经济腹地广阔,各类资源丰富,综合营商成本较低;台湾企业在资本、管理、技术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两地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湖南是农业大省,气候适合台湾农作物的生长,依托在“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湖南农科院之下的农业科技优势明显;台湾则是典型的精致、标准农业,种植技术、专业化生产和管理经营水平先进。湘台农业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合作空间。近年来,湘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成为亮点。截止到2006年底,湖南省累计批准台资农业项目244个,实际引进台资3.19亿美元,占在湘台资总量的22%。湘台两地不少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双向交流渠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强湘台农业交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台湾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福祉。

  记者:请谈一下您对湘台两地交流与合作前景的展望。

 

  佘友文:由于长期隔阂,台湾仍然有一部分老百姓对大陆不了解,对大陆涉台方针政策不理解,尤其是相对交流较少的台湾南部民众。湖南省台办近年来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强与台湾民众沟通,增进湘台两地人民的了解上,多次邀请台湾南部的基层民意代表来湘交流。通过实地体验,南部民众对大陆的印象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大陆的对台政策方针也有了更清楚、更理性的认知,为进一步加强湘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里提出,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向台湾发出了更加柔性的呼吁。总书记的报告,总结了多年来的对台政策,并结合当前两岸现状,提出的方针更有操作性。我认为,台湾的主流民意还是“三求”: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如何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湖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强两岸经贸文化往来,增进湘台两地人民群众的相互了解与理解,是今后湖南省对台工作的重点。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湘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新领域,提高新层次。在继续办好“湖湘文化之旅”、“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论坛”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策划和组织一批影响面广、感染力强的双向交流项目,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湖湘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深化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与互信,推动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二是要进一步围绕湖南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紧密配合湖南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台湾战略投资者,切实落实好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加大维护台胞合法权益,营造台商投资有利环境,促进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湖南文化大省优势,充分利用湖南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力量,积极开展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进一步扩大湘台新闻交流与合作,在举办了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联合采访的基础上,加大入岛宣传力度,全面推介湖南。 

  湘台两地各有优势,各有特点,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对两地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湖南第七届农博会”上,湖南省台办佘友文主任(左二)到台湾水果展区参观。(资料图)

 

 

2007年,佘友文主任到台资旺旺医院看望台胞。(资料图)

  佘友文简历:1947年5月出生,196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共株洲县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省顾问委员会工作,1992年11月担任湖南省台办副主任,2000年9月起担任湖南省台办主任。

 
编辑:齐晓靖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