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建设的机场……和成立之初相比,进入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的交通状况已经大大改善。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的10年,是海南快速发展的10年。
进入新的世纪,每一个海南人都可以感受到发生在这座岛屿上的变化。新世纪,海南走出了1990年代后期的低潮期,逐步经历了恢复期和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期,直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跨越发展期。
其中的不少变化,都可以看到博鳌亚洲论坛发挥的作用。论坛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重新燃烧起海南发展的激情;论坛又像是一台最先进的发动机,向海南输入了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论坛还像一台导航仪,为海南在前进的道路上指示着方向。
如今,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海南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借力论坛为宝岛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让人们对论坛的未来充满期待。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肯定地说:“我相信,它将为海南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动力。”
博鳌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年年提速
一列列优美的流线型列车从万泉河大桥上以200多公里的时速呼啸而过。今年,部分博鳌亚洲论坛的参会嘉宾将乘坐海南东环高速铁路上的国产动车组前往博鳌。实际上,通车不足半年的东环高铁在乘客的热烈追捧下早已成为“热线”,并逐步改变海南的交通格局、经济格局和发展格局。
不久的将来,参会嘉宾们还有机会乘坐飞机直抵博鳌。海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局面将再一次因博鳌而变。
“这些年,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硬件设施的提升作用太大了。”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华友感慨说,道路、酒店、水电、住宅、水利等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推动。
参与了多届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的朱华友还清楚地记得,2001年论坛成立大会还只能在四面开放的膜结构临时会场里举行,空间比较小,也没有空调,不少参会代表在现场汗流浃背。
从2002年起,这种现象就再没发生过——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和一旁的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博鳌周边配套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工程迅速完成,创造了海南开发建设史上的“博鳌速度”。
“受益的不仅仅是博鳌,不仅仅是琼海。”朱华友说。此后,随着每一届论坛年会的召开,整个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都在改善:路更好走了,酒店更多了,生活更便利了,住宅更漂亮了……还有海口的会展设施、三亚的酒店接待设施,也都明显受到论坛的辐射作用,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如今,以海口、三亚为两端、博鳌为中间点串联起来的东部经济带已经成为海南基础设施条件最好的地区。
“重大活动常常成为一个地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最佳契机。”省外事侨务办主任吴士存说,比如北京举办奥运会、广州举办亚运会,都投入极大力量和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从中获得支持长期发展的新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每举办一届都为海南带来新的动力,这不能不让其他省份羡慕。。
品牌效应:区域竞争力从点到面
“迟院长,能不能帮我们策划个活动,也能像博鳌亚洲论坛一样在国内外有影响。”很多省份都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每当此时,这位多次参与论坛年会的学者就会感到很自豪。“其实各个省都非常想做一个这样的论坛,但博鳌亚洲论坛只有一个,定址海南。”迟福林说:“这就是海南的财富,因为它带来了影响力,影响力就是竞争力。”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的影响力,带给海南的是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最直接受益的是会展业。在举办论坛之前,海南还几乎谈不上有什么会展业。2001年,亚洲论坛落户博鳌的时候,正是我国会展经济开始起步之时,海南正好踏上了这一波发展潮流,并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会展品牌。
省贸促会会长陈忠文分析,在海南会展经济的竞争力中,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排在首位,而与论坛密切相关的“最美国事活动”等活动,同样赋予了海南会展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根据省贸促会的调查,近年来我省会展经济持续以每年50%甚至10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根据海口、三亚等地部分星级酒店的估算,星级酒店的会奖旅游业务也在以每年20%—50%的增幅稳步增加,成为海南旅游新的增长点。“现在一到冬季,会议就特别多,并且都是高规格的会议,都快忙不过来了。”海口一家五星级酒店的经理何萍介绍说。
蓬勃的会展经济背后,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在方方面面的长足进步。
10年前,海南游还更多地局限于三亚一个“点”。随着游客被论坛吸引到博鳌,一个以博鳌为一端、三亚为另一端的旅游线路逐渐形成,其间还串联着文昌、万宁、陵水等其他东部市县的旅游资源。现在,“东线游”已经成为海南游的经典路线,海南旅游因博鳌发生了“从点到面”的变化,博鳌也渐渐成为海南旅游除海口、三亚之外的“第三极”。
省旅游委巡视员陈耀曾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扩展了海南旅游的格局,会展旅游丰富了海南旅游的内容,整个琼东旅游资源因为博鳌的兴起连成一个带状整体。
今天,从海口或三亚驱车前往博鳌,沿途除了川流不息的旅游车,还可以看到良好的交通、星级酒店群、优美的景区等各种各样的服务设施。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理事、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指出,海南东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受益于论坛,进而带动整个海南的发展。
无形资产:给海南一个自信的理由
以一位海南居民的身份,吴士存觉得,博鳌亚洲论坛带给这里的人们的无形资产远远超过了论坛本身。
2011年论坛年会将近,在身为会务接待保障负责人的吴士存身上却看不到一点高度紧张的样子。“10年论坛,锻炼出了海南一支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的队伍和保障机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预案,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长效机制,所以我感觉越来越轻松。”
“为论坛成功提供了这么多年的服务之后,我相信海南有经验也有能力承办任何会议,因为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吴士存的话近年来一次次被证实。去年,海南成功举办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场锣鼓”重头戏的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正是得益于博鳌亚洲论坛的锻炼。
“论坛带给海南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是海南的自信。”朱华友说,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小省,在经历了发展的低潮之后,通过成功举办论坛重新认知到了自己的优势和方向。
从岛内来说,连续10年服务博鳌亚洲论坛,让海南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也能举办并且办好世界级的会议;从岛外来说,论坛在海南的成功增加了投资者对海南的信心。
“海南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意识、视野、文化素质等等都变了。”姜斯宪说。
海南出现了越来越多“洋气”的咖啡馆,海边餐馆的海南小伙玩起冲浪来让老外也叫好,特产超市的老板可以说俄、英等多种外语……这些散落海南各个角落不经意的现象,也许和论坛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却凸显了海南人在心态与文化上的变迁。
朱华友认为,带动海南发展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而文化需要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吸收新鲜内容。论坛是海南文化交流的平台,带来了很多人,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海南与这些人交流得越频繁,接收到新的文化元素越多,海南文化也就越有活力,海南人也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