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两会对于记者而言是一场赶考,那么提问环节就是这场大考的面试环节:紧张与精彩相伴,成败也往往在此一举。
今年的两会,记者们为了能获得提 问的机会,已连续使用多年的“红衣战术”依旧登场。每次进入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都会发现一些衣着亮丽的记者,毫无疑问,这都是有备而来的。在今年某场新闻发布会上,得到提问机会的9位女记者中,有4位身着红衣或是红色配饰。
当然,其他记者在这个环节上也不能就此认输,于是“另类”提问也正悄然兴起。在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发布会时,一名记者为了被点名,高高举起“问省长”的笔记本提问;冯骥才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女记者在几次举手无果后,迅速在iPad上画了一幅冯骥才的漫画高高举起,希望引起注意;在山东团开放日的记者提问环节,记者们则是通过“讨巧”让自己成为焦点——“给沂蒙老乡一个提问机会吧”、“给网络媒体一个机会吧”、“明天是‘三八’妇女节,关照一下女记者吧”……
当然,将话筒拿到手中,也只是技术层面的成功,能不能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问出让人拍案叫绝的问题,才是真正的“PK”。
问题言简意赅而切中要害,问题敏感但不苛刻——这是今年记者提问的一大亮点。有记者发问商务部部长,“今年一月份,中国进出口增速出现了双双下降,为两年来的新低,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贸形势?”有记者发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不久前国务院批准的‘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中有这样一句话:‘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请问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有记者发问农业部部长,“现在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放心的农产品?”有记者发问四川省文化厅厅长,“有人批评说文化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您怎么评价这种说法?”有了好的问题,才能有好的答案。于是,当《华西都市报》记者发问“去年CPI涨幅5.4%,很多人都说收入缩水,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年的物价形势”时,才引出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现场的自我批评。
台上半分钟,甚至只是说完四五十字的十几秒钟,足见记者的功底。在一场发布会上,一名记者获得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同行纷纷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她,而这位记者从传统文化说到学习雷锋,又从孔子学院说到儒家思想,足足两分钟过去了,她的问题还没有“问世”,这种不专业引来同行们的嘘声,“没受过专业训练呀?”、“到底想问什么呀?”这种不专业也引来主持人的提醒:请简练一点!“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提问机会呀!”记者们的语气明显由羡慕嫉妒变为了“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