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三问科技创新:咋看待 怎样实现 在哪儿发力

时间:2012-03-09 13:12   来源:光明日报

  当前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科技创新依然是最具活力的因素。

  中国科技创新,也在为我国“稳中求进”的坚定步伐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它闪耀着中国智慧,张扬着创造活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又一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怎样实现?科技创新还需在哪些领域发力?部分代表和委员围绕这“三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问

  如何看待科技创新?

  2月14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和吴良镛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这次大会上,374项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大奖。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再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项项成果,凝聚着科技创新的智慧,闪动着科技创新的光彩。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处理器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代表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离开实践的土壤,就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大量产出。因此,必须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首先,在政策层面上,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其次,在科研评价上,要由政府主体转变为以市场和科学共同体为主体。再次,国家要支持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技术。最后,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科研成果转化上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对科研团队进行股权激励,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另外,国家还要大力重塑科学精神及科学理性,避免科研成为“名利场”。(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主任

  左铁钏委员

  引进设备不等于创新能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面临的困难不少,首先是体制性障碍。当主观意识压倒科学精神,政绩逻辑代替了科研思维,创新就变得很难。此外,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关系。虽然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的能力,要重视的是消化与再创新,国际合作必须“为我所用”。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孟洛明委员

  解决“两张皮”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目前我们很多经济发展指标都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割裂开来,解决二者“两张皮”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为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提出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连性指标,编制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补充规划,安排若干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点项目,并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转变发展方式人才工程”。

  (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志列委员

  企业成长离不开主动创新

  在企业发展初期,生存是第一位的,即如何最大化地争取市场、保持利润。早期的创新主要以客户定制产品为主,虽然是一种被动创新,但也为企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到了成长期,则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到了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管理创新的问题则逐步凸显,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激励团队成为企业当家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

  欧阳明高委员

  消费者也是自主创新参与者

  在民用科技领域,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的科技研发、自主创新,归根结底是要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优质化的消费选择。只有在创新的源头拥有“消费者视角”,才能找准方向和着力点。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者也是自主创新的参与者。应该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倾向,让消费者成为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需要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消费者应该对创新抱有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心态,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对自主创新求全责备、失去信心。没有消费者的支持,企业便可能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雷震洲委员

  科技创新应牢记以人为本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倡导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