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通胀”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经济话题。尤其是9月份以后,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徐徐向下的线条,而判断通胀的主要指标CPI则直线上升,10月、11月,先后“破四”、“破五”,分别同比上涨4.4%和5.5%,创两年以来新高。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CPI同比上涨3.3%,12月CPI同比上涨4.6%。尽管2010年12月份CPI较上月5.1%的涨幅有所回落,但诸多经济学家及金融机构都认为,目前我国仍处于物价上升的大周期。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各级政府调控物价的努力在12月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对于2011年的物价走势也不能掉以轻心,确实有上涨的压力。
很快,一组数据印证了上述判断。
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0个城市的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显示,本月中旬(1月11-20日),国家统计局监测的近30种食品价格多数出现上涨,其中黄瓜、豆角等蔬菜价格上涨明显。
显然,2011年我国的通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何治理通胀已成为国内经济界热议的焦点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治理输入型通胀要有全球化视野,需要对我国的进出口战略、外汇储备战略、货币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整。
记者:关于本轮通胀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您认为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刘克崮:目前的通胀态势主要属于输入型通胀,是内外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内因有两个:一是货币投放多了。自“入世”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长期大幅“双顺差”,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人民币持续投放;2008年末至2010年上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国内信贷投放过猛。二是生产成本升了。进入2010年以来,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外因是美国的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萧条、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美联储继2008年11月和2010年11月两次向市场注入一万多亿美元“流动性”,通过“热钱”涌入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两条渠道,迅速造成我国的输入型和成本型通胀压力。这是根本原因。
记者:这种由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哪些挑战?
刘克崮:目前,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压力明显增大。2010年以来,央行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9.5%,创历史新高。目前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0.3%,而中国国债收益率已高于3.1%。加息预期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我国,形成通货膨胀与热钱流入的恶性循环,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