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产业日渐萎缩 政协委员:墨香岂能成追忆

时间:2011-03-01 15: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苏士澍(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出版社社长):世界四大古文明现在唯余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为什么?就是因为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脉,一脉相承,源源不竭。

  吕章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当下中国,喜爱文房四宝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但这并没有带来文房四宝产业的繁荣。

  文房四宝,作为中国书画的一种媒介,不仅决定了中国书画的基本风格和语言特征,同时,还构建了中国文房的独特景观。“文房四宝”不仅在文人的书斋中表现出它的实用价值,而且因为其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为一体的艺术特性,是历代文人把玩的对象。

  当下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却出现了日渐萎缩的困局。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产业元素,转变为文化的创造力?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和有关专家曾赴安徽、浙江专题调研并提出具体建议。本刊特邀请参与调研的苏士澍、吕章申委员谈扶持文房四宝产业发展。

  ——编 者

  文房四宝产业日渐萎缩

  记者:文房四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产业有何自身特点?

  吕章申:与中国书画紧密相连的同样是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书画的一种媒介,它不仅决定了中国书画的基本风格和语言特征,同时还构建了中国文房的独特景观。文房四宝既承载中华文化,又是中华文明中具有独特性的文化。

  苏士澍:文房四宝是工具,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世界四大古文明现在唯余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为什么?就是因为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脉,一脉相承,源源不竭。现在都用电脑写字,很多人不但汉字写得难看,提笔忘字也不稀奇。试想,连汉字都不会写了,怎么传承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大声疾呼,大力扶持文房四宝产业的初衷。

  记者:现在我国文房四宝产业难道已经没法实现其传承文化,维系文明的作用了吗?其产业困境在哪里?

  吕章申:当下中国,喜爱文房四宝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但这并没有带来其产业的繁荣。其实,文房四宝产业日渐萎缩是个不争的事实。一、市场逐年萎缩,20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地区的制笔从业人员就达2000多人,年产湖笔达1000万支,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人员只有499人,仅生产湖笔443.3万支。市场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书写方式的变化以及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书写方式的革命。二、高端人才青黄不接,产业人员减少,文房四宝文化产业均为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单一,技艺要求严格,有些岗位还容易产生职业病,因此,农民不愿学,学了不愿干,产业人员逐年减少。三、原料紧缺和成倍涨价,制约产业发展,为歙砚提供石材的江西婺源(古属徽州)龙尾山老坑更是资源枯竭,无石可采。2006年以来,制作宣纸的青檀皮收购价上涨95.5%,沙田稻草上涨54%,燎草上涨105%。

  还有企业赋税过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等,都造成了好东西越来越少,文房四宝产业陷入困局。

  站在国家文化战略层面予以重视

  记者:有人说,笔墨文化是小众文化,是少数人把玩的文化,冷一点也无妨;也有人认为,既然市场有需求,就让市场去配置资源,何须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上去扶持?怎么看这些观点?

  吕章申:首先,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角度上讲,需要产业不但不能像上面说的那样日渐萎缩,而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大力扶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近百年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忧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提倡,要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从切实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这一产业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最核心的、也是最基础的问题是必须扩大书法教育,提倡书法在社会中的多方面运用。比如说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就是让他们在写毛笔字的过程中,从小浸染中国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