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对我说,‘很多风投找我,想要投资,我都拒绝了’。我不解,追问为什么,他回答,‘我只要政府的钱’。”在严诚忠代表看来,中国有不少高新技术企业,患上了“政府依赖症”。
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攀升,众多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一扫积弱之势。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依然问题颇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他们的大部分精力,不是用在科研上,不是用在产品开发上,而是千方百计搞关系,特别是和政府官员拉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严诚忠认为,“排斥风投,不断向政府伸手要钱,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之中非常普遍。”
“一元钱投入,拿走六元回报。”泽生科技总经理周明东,屡经盘算,得出结论,“风投的介入,对自己的企业‘不甚划算’。”他要一种掌控全局的实在感。风投的介入,让他生出了恐慌。
自澳大利亚归来, 周明东一直“找钱”,以研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不过,他的眼睛,始终盯在政府身上。
“我国医药市场,仿制药物超过97%。我们认为,泽生的研究,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将成为拥有全球专利或在世界没有过的药物。”有领导这样表述。
正因如此,在周明东不断发展的10年里,浦东新区给予他不断的资金支持。
2005年,浦东新区“慧眼工程”,向泽生投放6100万元无息贷款,提供累计1194万元的无偿资助;2010年,泽生又获得政府两亿元的投资。
即便如此,周明东依旧为钱困扰,“国际临床试验,需要1至2亿美元,至今没有着落。Ⅲ期临床阶段,市场营销等环节,统统要钱。”
“政府直接给企业资金支持本身就是错误的。”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代表认为,“都是纳税人的钱,凭什么投给一家企业?这中间经过纳税人同意了吗?”这样的看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颇有应者,“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为什么给你不给我?”
在徐镜人看来,“高新技术企业不能盯着政府要钱,要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加强企业间合作,吸引风投创投。政府不能一味给一家企业投资。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同时,决策者会陷入利益链条的追问。”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向政府要钱。一方面,拿政府的钱比较容易;一方面,这跟地方政府的立场有关。”严诚忠讲述起了自己遇到的故事,“一些投资者,向我诉苦,‘我看好一个项目,找到企业家,想投资。说真的,只要是自己看好的项目,赔了我也认了。只不过,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躲着我们,连见一面都不肯’。很有意思的是,一些企业家,也向我诉苦,‘政府看好了我们的项目,投了一笔钱。我们想引入风投,政府官员不乐意。他们对我们说,在政府资本撤出之前,不准拿别人的投资’。”
严诚忠将此归结为一种极度缺乏自信的“不成熟”,“企业和政府,认识上不成熟;市场经济发展中,机制体制不成熟。这突出表现在,决策者的官本位思想过重,企业家的小农经济意识没有退去。这样的缺失,在官与商之间,形成了说不清的链条,甚至会滋生腐败。官员不让别人介入投资,把自己支持的项目当做政绩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害怕风险,不愿到市场融资,享受着政府送上的免费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