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代表委员谈“幸福观”

时间:2011-03-03 08:27   来源:新华网

  67岁的赵仰思也许无法准确地说出什么是幸福。但这个生活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谷亭镇高庄村的庄稼人,却在自己朴实的语言中细细品尝着这些年来的幸福:“那一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我种了一辈子地,终于不用再交‘皇粮’了”“以前的土坯房我已经住了40多年。……现在住上了瓦房”“自从有了‘新农合’,咱老百姓也像机关干部一样,看病能报销啦”。

  赵仰思的点滴幸福,折射出亿万中国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在过去5年里,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也彰显着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决心。

  然而,相对于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景,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住房难”“入托难”、高物价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一些人对幸福的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郭子仪认为,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人们树立理性幸福观,正确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民生建设,维护公平公正,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社会越发展,越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不片面地把幸福与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不超越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盲目攀比。”郭子仪代表说,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幸福感。

  一些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指出这样的现实: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竞争日趋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的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在摇摆着人们心中称量幸福感的天平。

  全国政协委员李蓉认为,幸福并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提高,更体现在社会能否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风气,培养公众的道义感,并让每个人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