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美关系不再“脆弱” 奥巴马对华政策没“备选项”

时间:2009-11-16 18: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弗吉尼亚大学校内一座古朴的小楼里,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英文名:哈里?哈丁)由“脆弱”一词开头,与记者谈起了中美关系。
 
  1992年,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特别国家安全顾问,何汉理在其《脆弱的关系:1972年以来的美中关系》一书中概括了20多年间的中美关系:不断遭受重大事件的打击,关系“脆弱”。此书对中美关系的精妙概括,当时曾在中、美外交界和学术界引起很大轰动。

  如今,中美关系又走过了17年,迎来了建交30周年。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启程其首次访华之旅。一直密切关注中美关系进程的这位著名学者兼前政府官员,现在又将如何概括当前的中美关系?

  有“共同利益”中美关系不再“脆弱”

  “当前的中美关系不再‘脆弱’!”专访一开始,何汉理就亮明了观点。

  这并不意味着他1992年的那本书过时了。书中的大部分亮点今天看来仍然是闪光的。例如,他在书中建议中美要加强合作来应对全球性挑战——包括“核扩散”、“气候变化”(当时他的提法是“环境问题”)等。17年后的今天,奥巴马政府正在外交实践中扎扎实实地采纳着这些建议。

  “有回复力(Resilient)”,是他对中美关系的最新概括。这一概括基于中美“非同往昔”的“共同利益”。

  何汉理认为,这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相互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危机的轨迹中可以看出,中、美双方的利益渗透已深化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17年前还看不到这些……直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其后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不仅中美双边贸易额巨幅增长,双边投资也在迅速拉升。当然,还有就是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债券。

  其次,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而且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也不断在扩大。他说:“从根本上讲,中、美都希望自己利益所及的世界各地都保持稳定和繁荣。如在朝鲜、中东、南亚等地区的稳定上,中、美有着共同的利益。”

  第三,中、美的“共同利益”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得到了拓展,如在奥巴马所强调的防核扩散、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反恐等问题上。

  最后,中、美互动极具活力。两国首脑不仅展开直接会晤,而且还建立了首脑热线。两国政府间的沟通渠道也越来越机制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两国间启动的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与此同时,双方民间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何汉理说:“我的儿子就住在中国。像这样在对方的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中国人或美国人,现在多得难以计数。”

  应防范“三大潜在突变危险”

  何汉理强调,中、美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的分歧因此消除。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双方都认为对方的承诺不够真诚。“有些时候中、美的目标相同,但实施战略不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对违反人权及核扩散国家的制裁问题上。”另外,在政府间“机制化”的交流中,两国军方的交流远远滞后,“这是非常危险的”。

  他认为,研究一对双边关系,既要考察这对关系的“回复力”有多强,还要考察“大突变”(shocks)对双边关系的冲击。即使现在中-美关系已经很稳定了,但在大的“突变”面前仍会显得脆弱。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