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首页 | 要闻 | 本网关注 | 代表委员面对面 | 最新消息 | 新闻发布会 | 热点话题 | 视频 | 提案议案 | 权威解读 | 代表委员之声
字号:
北京日报:别让“误会”转移了核心话题

  时间:2008-03-17 08:42    来源:中国网     
 
 

“姜昆有意封杀小剧场相声”,近日闹得有些沸沸扬扬。缘由是德云社成员高峰、何云伟先后在博客上发布文章,声称观众们或许再也看不到德云社的演出了,因为“某位‘前辈’”在“两会”上建议全面封杀小剧场曲艺演出。一些不明真相的相声爱好者们顿时被这一消息激怒,数十万的跟帖紧接着在网络上蔓延开来。有网友指出这位“前辈”就是姜昆。对此,姜昆站出来解释,他并没有打压德云社的意思,德云社误会了。

这之后,另一些德云社成员也相继发声。然而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在误会和解释、人身攻击和谩骂、小剧场相声存废等技术性或流于意气的争论中,有关“灰色文化”的核心话题却被转移了。

围绕如何认识和整治“灰色文化”,姜昆认为,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堪忧;“灰色文化”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更加深远的态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在提案中他举例说,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影视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可以确定的是,姜昆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德云社,更不用说趁机打压了。

“灰色文化”是否存在?危害几何?何为消除之道?德云社一些成员及其支持者却似乎不爱理会。

在我看来,对曲艺而言,姜昆治理文化污染的建议意在使之往“雅”的方向靠拢,而不是往“俗”的方向贴近,尤其是杜绝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反三俗”的声音在文艺界中一直存在,但现实却不容乐观。以相声为例,在雅俗之间“走钢丝”把握平衡的难度就很大。某些民间团体为了生计,为了更多地争取观众获取票房,往往不自觉地走“三俗”的路子,以满足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直至沦为“灰色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这样做,对其本身、对文艺、对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似乎不言而喻。

如何消除“灰色文化”,姜昆的建议自有其道理,但被德云社视为借势打压小剧场则让人摸不清楚头脑。也许是德云社曾在“反三俗”中受过委屈,对“灰色文化”之类的说法格外敏感吧。而在很多相声爱好者心目中,今天的德云社就是小相声剧场的领军团体,也是大众俗文化的代表,所以不知就里便出来力挺。如果说德云社一些成员无意识中有点对号入座,将“俗”看成是代表民间文艺的道德制高点,进而向带有“从雅倾向”的“前辈”发难,那争论还好歹跟“灰色文化”有点儿关系。但实际上,转移了核心话题的争执与讨论,已然显得不伦不类了。

与“打压德云社”的“误会”相比较,认识清楚“灰色文化”的危害并全力消除之,恐怕更值得当下文艺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周南焱)

 
编辑:贺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