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陈章良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记者范继文 摄
做学问,开公司,当校长,做官。1979年,当贫困的渔家小伙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或许根本未曾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在未来的30年里,经历如此多样的转变。
■关键词:学者
当年最年轻的教授
1979年,作为乡里唯一高考上榜的中学生,陈章良离开生活了18年的福建小渔村,迈入海南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大门。4年后,他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进入华盛顿大学生物系就读。
在1985年到1987年,他每年都会发表一份让国际生物界注意的学术成果,并提前一年半获得博士学位。
归国的选择
1987年,陈章良做出了让很多人瞠目的决定。他拒绝了美国多家生物公司的邀请,选择回国,来到北大生物系。和他同一批的留学生中,当时回国的人并不多。
那一年,魏文胜刚刚考进北大生物系,20年后他作为海归回到北大。虽然两个人的经历看似相同,但魏文胜还是觉得区别很大。他说如今海归是潮流,因为国内有很多机会。可在20年前,归国后的未知性很大,“他的决定很勇敢”。
如果说这个决定在平常人看来是种赌博,那么陈章良无疑是一个赢家。刚刚26岁的他被北大破格聘为副教授,两年后,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为本科生上课的校长
多年以后,当陈章良成为农大校长,繁忙的工作让他已经无法抽身研究的时候,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坚持自己的专业———亲自教本科生分子生物学。
学生刘梦圆说,这门课是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大一课程,“课上我们能得到国内外最广、最新的信息。”由于工作的关系,有的时候,陈章良不得不临时调整上课时间,但是他从来没有让其他人代课,总是坚持亲力亲为。
课堂上,陈章良要求很严格,总会在课前小考,并亲自监考。
■关键词:老板
研究室里的“老板”
当魏文胜本科毕业进入陈章良的实验室时,发现周围的学生都管陈叫“老板”,于是也跟着叫。最后,这种叫法在系里被普及。
陈章良似乎也很喜欢被这样称呼。
魏文胜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师生间很少见这种称呼。和如今大学里的研究生叫导师为老板含义不同,那时候一来是因为觉得和陈章良之间没有距离,有点开玩笑的意味;二来是因为他从国外回来,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学生们选择了有点“洋”味又活泼的称呼;三来由于当时陈章良才30岁左右,有些学生的年龄甚至比他大,所以这样的称呼比“老师”少了点尴尬。
成为真正的老板
不久之后,实验室的“老板”成了真正的老板。
1992年,陈章良和潘爱华等人创建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北大未名生物集团公司,很快便成为拥有多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中国北大生物城。
自从他担任北大副校长后,更是一手负责抓产业,北大高科等企业都相继上市赢利。一个以文理科为主的高校,竟然拥有6家上市公司,年产值100亿元,这在当时国内高校中是产值最高的。
谈起办企业的初衷,陈章良曾感慨道:“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里就永远是技术。”
之后,陈章良调离北大副校长职位,同时也辞去了北大未名集团董事长一职。
■关键词:校长
“开放的农大欢迎您”
如今,打开中国农业大学的网站,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开放的中国农大欢迎您”几个字。
农大宣传中心的陈卫国说,这是陈章良提出的口号。在校长督促下,农大新闻网成为更新速度最快的高校网站之一,几乎所有的活动当天都会上网。最让学生兴奋的是,农大建了奥运场馆,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给贫困大学生发名片
陈章良来自贫困的渔家,靠着国家提供的全额助学金和同学帮助,才完成了本科学业。这段经历,陈章良经常和学生谈起。
在农大,经济困难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0%左右。经过几年时间,农大已建成了物质、学业、就业等立体救助体系。
每年开学报到,陈章良都要揣着一叠自己的名片,发放给贫困学生,告诉他们有任何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找他。
留100套房屋吸引人才
5年来,新楼一幢幢地盖起来,面积增加了近一倍;研究室科研排名前进了20多名……更让教师觉得暖心的是,陈章良拍板解决了教授的住房问题。教授的住房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5年来,学校投入267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到他离开农大时,还有100多套房子空闲着,作为引进人才的资本。
■关键词:良哥
送别良哥
“良哥”,是农大学生对陈章良的称呼。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但学生们知道,校长喜欢被这么称呼。
农大有一个传统,跨年之夜校长和书记要带领学生在广场敲钟许愿。2007年的最后一夜,《同一首歌》正在农大体育馆录制晚会。学生记者团的张思瑶看到,随着零点的临近,台下的学生陆续离场。“大家没心思看节目了,也没有人号召,大家口口相传说‘去见一眼良哥’。”等到零点刘翔、郭晶晶上台时,台下八成的座位已经空了。
往年,在书记和校长敲完钟后,同学们会排着队每人敲一下,钟声会一直延续到两点。然而在那个晚上,农大的钟声停留在陈章良敲的12下声响里。学生们开始叫着“良哥,别走。”
陈章良四次转身、四次挥手和学生们告别。四五千学生簇拥着他的车,从广场送到主楼。“你不用知道校长在哪里,只需要知道人群是往哪个方向移动。”200多米的路,走了将近20分钟。
贴心良哥
“良哥没有架子。”记者在农大校园随机找学生采访,每一个人都会这么说。在农大还有一群他的“粉丝”,一些学生甚至是慕他名而考农大,他的每一次公开露面都会引发欢呼和尖叫。
很多农大学生都存着陈章良的邮箱地址,学生们也习惯给他写E-mail,每封邮件几乎都能得到回复。
虽然不是所有问题学生都会去“叨扰”校长,但是他们发现,平时抱怨的问题都在一个个地得到解决:食堂增加了菜色品种、宿舍供热水时间往后推了两个小时……“我们总是纳闷,良哥的耳目怎么无处不在?”张思瑶后来才从老师那里知道,陈章良总是会浏览校园BBS,一旦发现问题,他甚至会在很晚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要求落实。
单身良哥
农大的学生有的时候觉得校长就像他们的爸爸,可是学生们心里有个疙瘩,就是他们的“爸爸”还是单身。
不少农大学生认为,因为校长太忙碌,所以没时间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所以总是忍不住要给他操心。于是,每年新年许愿敲钟时,都有学生大声许愿让良哥明年讨到老婆。(记者 周逸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