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拥有600多万人口的南京市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教育名城”是它的发展战略。同样是这座城市在04年就推出医疗改革的大餐,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天我们大家邀请的嘉宾就是南京市副市长许仲梓先生,他将为我们聊一聊南京市的民生举措。为您介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市长许仲梓先生。许市长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中国访谈做客。 (2008-03-11 09:56:52) |
|
[许仲梓]:
您好,谢谢小崔,谢谢我们的网友。 (2008-03-11 09:57:40) |
|
[中国网]:
欢迎您的到来。我们注意到在06年的时候南京市就开始了实行了医疗检查和化验单的户籍制,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一单到底”,这个算不算南京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呢? (2008-03-11 09:57:47) |
|
[许仲梓]:
这是我们南京医疗改革的第一张牌,而且在全国影响也比较大。“一单到底”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门诊部门,各个医院之间,为什么用科学仪器,科学检验的结果互相不认,非让老百姓掏几遍的钱继续做,既劳民伤财,又引起群众的反感。所以我们看准了这一点,在06年1月1号,在全市军区医院、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同时开始实行“一单到底”。就是医学检验结构和化验结构应该互认。这个做法,前年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里面我也介绍了这件事情,当时主持人和很多的同行都怀疑能不能坚持下去。两年多来实现的还是非常好。我们统计一下06-07年两年,重复检查,避免的检查费大概有2600多万,都给老百姓省下来了,也算是为老百姓做点好事吧。而且做得非常成功。随后,全国和全省也看准了这一点,所以马上在全市、全国就推广,我觉得做的还是比较成功。 (2008-03-11 09:58:07) |
|
[中国网]:
您刚才讲在实行这个举措的时候大家怀疑能不能坚持下去,说明难度是非常大的,难度在哪里? (2008-03-11 09:59:07) |
|
[许仲梓]:
难度主要还是涉及到医院利益问题,包括仪器厂商的利益问题等等。但是有一点大家看的非常清楚,就是对于这样的科学结果不应该重复的,不应该收的钱我们不能收,所以也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所以很顺利就推开了。我想“一单到底”是南京进行医改的第一步,我认为是最容易的一步,所以走的比较快、比较稳。实际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我们当时的市委书记袁超同志,现在的市长对医疗改革非常重视,就是率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这几年南京在医改方面做了十大举措,由于时间关系我不都拿出来说一说,我说几个有代表性的,比较典型的。 (2008-03-11 09:59:22) |
|
[许仲梓]:
第一个,城乡一体率先建了一个“惠民医疗服务系统”,这是一个体系。06年的时候我们的袁超书记提出首先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对象首先是弱势群体,就是在农村的弱势群众,城市的低保,所以我们建了一个“惠民医院”。袁书记给我们提出要求,惠民医院要真正惠民,这八个字是我们今后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南京建了7家惠民医院,各个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慈善门诊”,这样全市整个惠民的医疗网络就形成了。 (2008-03-11 10:00:14) |
|
[许仲梓]:
在惠民政策上面,总体上医疗费用是正规医院的一半。到06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就是优惠他一半这样的政策,仍然有少量的群众还是看不起病,还嫌贵。所以06年,我记得清清楚楚是12月31号,我和罗村长陪袁书记去社区视察这一块工作,有一位困难群众就拉着我们袁书记的手,在叫苦。叫什么呢?他说吃药比较高,每个月花15块钱吃药他都觉得不可承受。所以回来以后,袁书记马上指示我们,如果这些人优惠了以后仍然看不起病怎么办?政府应该制定一个针对这些人的“全免费政策”。所以随后我们对困难群体中实在没有办法,看不起病的,我们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就是“全免”。首先把南京弱势群体的医疗问题,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解决,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比较好的工程。 (2008-03-11 10:01:02) |
|
[许仲梓]:
第二个,我们这几年根据国务院卫生部的要求,在城市和农村建立一个“公共医疗服务网络”,就是在我们城市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然后配上了很多的“卫生服务站”,建立了一个10分钟到15分钟的“健康服务圈”,也就是任何人从家里面走10分钟到15分钟就可以看病。这是全国的做法,我们南京做的早一点,比较完善一点。现在我们的标准高一些。就是我们想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这一块的医疗也实现基本现代化。然后提高老百姓的知情度,提高他的可选择性,提高他对医疗水平的放心度,使老百姓能够及时的得到很好的就近治疗。 (2008-03-11 10:01:40) |
|
[许仲梓]:
在这个服务体系当中,比较特殊的有一点就是“城乡一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外,我们基本用药是零偿销售,然后实行收支两条线,就是政府出钱把基本医疗服务网络这些人养起来。这是我们在秦淮区形成一个试点,然后在我们一个农村县实现试点。我记得在那开会议,我的眼睛有点红,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大。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南京市政府对城乡赋予老百姓的承诺,给你提供基本医疗,在药品上我全贴,不赚你一分钱,医疗机构对老百姓来说,不盯着他的口袋,不赚他的一分钱,这样的卫生改革是革命性的、彻底性的。所以我觉得南京首先在城乡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全部买单,基本用药的零偿销售,这个改革还是基本重要,也是非常成功的。 (2008-03-11 10:03:38) |
|
[许仲梓]:
另外,我们着重还是要解决好农村农民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所以,这几年我们对农村的医疗投入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除了刚才提到的建设网络以外,我们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按照这次党中央“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的标准,我们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队伍的补贴。我们想在今后两年,农村的信用合作医疗的水平是250—300块钱的水平。再往下走,就是和城市居民实行城乡统一。农民本身村里面有卫生服务站,而镇里有比较好的卫生服务院来服务他。第三我们还加大了对县、区,离城比较远的“县城医院的投入”,在当地的县里面就能够把病看好。这块的投入,我算了一笔账,最近几年,这个建设还是比较惊人的,将近30个亿。所以,这样就是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能够建得好一点,达到基本现代化。再加上基层不赚老百姓一分钱,实行零偿销售,等国家的政策目录出来以后,我们会按照目录的要求,实行全部零差利销售,这样看病很容易,看病也很便宜,我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会跟上学难、上学贵一样成为过去时,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2008-03-11 10:05:56) |
|
[中国网]:
您为我们介绍了这十项举措当中的有代表的几项。我们想知道这十项举措实施以后的效果怎么样呢? (2008-03-11 10:09:02) |
|
[许仲梓]:
我觉得每一项改革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我个人认为效果是比较好的。群众是非常欢迎的。比如说讲“惠民医疗”把低保人群保护起来,我们各级领导,包括老百姓也能看到,他们看病很容易,看病很便宜,他们也有体会,老百姓是满意的。有时候我在基层工作,真正的农民喊一声“政府好,领导好”,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比如说我还是搞计划生育的,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孤寡老人穷的要命,我们补他一年400块钱,她真是觉得政府好,共产党好。她觉得比养一个儿子好,养一个儿子如果在农村不可能一年给她400块钱养她。所以我想医疗改革同样如此,以为群众办事,大家还是非常欢迎的,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我刚才讲各个方面都有统计资料。这几年,比如说“惠民医疗”,我们给困难群体免费就免了两千多万,然后政府再补给惠民医疗机构,我觉得还是很有成效的。 (2008-03-11 10:09:25) |
|
[中国网]:
我们注意到南京市的医疗改革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在03年有一个词叫做“药房托管”,就是把医生和药材供应商,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就切断了。这个是怎么样的做法呢? (2008-03-11 10:12:24) |
|
[许仲梓]:
严格的讲“药房托管”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普通语,内涵是药品流通体系的改革。我和药房医院的朋友在一起六年多,实际上“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药品的价值紧紧的捆在一起。现在我们专家的诊疗费用是很低的,主要是药品的价格虚高,所以这个流通体系的改革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先从西辖区和永华区进行探索,在二级医院里面,小一点的医院里面进行试点,试了一年多以后,觉得非常满意。就是把药房交给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有良好信誉度的医疗公司,我们的药房就交给了你,所以就把院长和医生,以及管理人员和药品之间就脱开了关系。我们纪委书记讲了,从反商业贿赂的角度看就是建立了一个防火墙,把药品、医生、院长隔离开了。
这个有一些好处,就是在药品流通里面的一些水分、回扣,无形之中就得到了解决。另外我和医药公司人也聊过,他给药房的时候,本身就是供应流通商,很大规模的,他考虑是用最低的价格进购质量符合标准的药品,然后在提供给患者。这个渠道对于供应商来讲,也应该是越少越好。这样,从药品的生产,到老百姓身上流通的环节就很少。通过两年多年总结,我们南京市所有的二级以下的医院,就是一级、二级以下的医院,就是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卫生所等等全部采取了“药房托管”,托管以后大家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院长不再被药品、药商、药贩子牵着鼻子走,医生也用不着记账,也用不着去找谁拿回扣,这个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问题在于什么呢?我们是城乡一体,全城这么大的规模进行药房托管,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二级以下医院成功以后,实际上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大医院能不能推行,能不能进行流通体制改革,你搞了半天,南京所有二级以下医院采购的药品量仅仅相当于我们最大规模的三甲医院,而我们南京是有一大批三甲医院。 (2008-03-11 10:13:15) |
|
[中国网]:
所以中心在三甲医院? (2008-03-11 10:20:57) |
|
[许仲梓]:
对,中心在这儿,难度也在这儿。所以我们为此做了很多的深入调查研究,也开了很多的座谈会。特别是我开了一次所有大医院,就是三甲医院院长的座谈会,我说:我们下面要推进三甲医院的药房推管,我知道卫生局是你们的主管局,找你们开会,听你们表态。我说今天要听你们一句实话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到底要不是推进,然后推进以后到底是什么困难,把你们的心里话全部掏给我。因为最后要决策。 (2008-03-11 10:21:07) |
|
[中国网]:
结果怎么样? (2008-03-11 10:21:50) |
|
[中国网]:
结果大家都觉得非常好,大医院的院长都推崇这个改革,前提是不能把三甲医院正常运作改革,不能把三甲医院经济收入减到不可承受的程度,把医院搞垮了。当然我可以理解,就是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没有逐步到位之前,他们的运行要保证。我说当然,政府规定你加价15%的点一分钱不少,你的收入可以保证,但是所有的一道、二道流通体系要全部改革。最后我们成立了一个南京市试点卫生局的“药品采购中心”,就把每个医院的药品采购权利收下来,今后南京市,药品进入南京需要打交道的就是“采购中心”,跟医生没有关系,跟院长没有关系。院长仅仅是每个月都要报表,我需要什么药品,其他的就跟他没有关系了。实际上跟二级以下的医院一样,我们想建立一个很好的防火墙,隔离起来。 (2008-03-11 10:21:59) |
|
[中国网]:
我们也非常关心,您说是一个“防火墙”,因为有一个药房托管的存在,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利益关系呢?当时有这样的考虑吗? (2008-03-11 10:23:20) |
|
[许仲梓]:
这个我还是注意到,涉及每一个细节,中国有一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链条你怎么打破,最后怎么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觉得是十分关键的。为此我们在设立这样采购中心的时候,我们非常注意中心操作的公开、公正、公平,这是第一。第二就是我们市纪委、监察局、物价局成为专门的监督小组,专门对这些人进行监督。同时这个中心的所有人员,我们都制定了他们的职责和办法。包括不允许和任何医疗企业的人出去吃饭、喝茶,凡是医疗企业都没有权利去交涉、去联系。把他们反腐的问题仅仅的抓在手上,要比抓紧医生有效得多。我们07年最大的任务就是把三甲医院药品主管工作做好,现在我们全部的准备工作,工作二季度开始,我们三甲医院就不开始进药了,由中心来进行操作,我相信能够操作好。 (2008-03-11 10:23:35) |
|
[中国网]:
这是08年的工作重点吗? (2008-03-11 10:26:08) |
|
[许仲梓]:
是重点。 (2008-03-11 10:26:17) |
|
[中国网]:
有一位网友提问,他说:请问许市长,南京的医院已经解决了医生拿红包的问题吗? (2008-03-11 10:26:24) |
|
[许仲梓]:
卫生是一个大的行业,红包也是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很讨厌的一个行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必要的领导,包括制度建设,包括监督检查,也包括医院管理员在各个医院争创无红包医院等等。实事求是的讲,这两年医生拿红包的问题应该说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善。我可以这么说,医生没有像以前那样可以明目张胆的要红包,没有明目张胆的跟患者的家属暗示要得到利益,这种现象我觉得是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医患关系,人命关天,医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他抢救过来以后,老百姓会给他一点感谢,表达一种心意,对自己尊敬的人,自己的朋友等等,一种尊敬和感谢,还会存在。所以,我肯定不能说,我们的所有医院,或者甚至是哪一个医院没有红包,一次红包也没有,永远没有红包,但是我觉得医生拿红包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在南京我跟各位市民三年前我就承诺,如何有任何一个医院的医生向你要红包的话,你给我私人检举,我保证可以马上开除他。这种人不配做医生,给患者看病是你的职责,看好了你要使眼色,甚至刁难,明目张胆的跟人家要东西,这种人是没有资格当医生的,所以我保证开除他。 (2008-03-11 10:26:37) |
|
[中国网]:
现在有向您检举的人吗? (2008-03-11 10:27:40) |
|
[许仲梓]:
没有。所以,这块我有比较公平的判断,此风好转,但不是没有。 (2008-03-11 10:27:50) |
|
[中国网]:
我们现在从政府到社会都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医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还有就是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一大块支出。您曾经在大学工作过很长时间,也曾经任过江苏省的教育厅厅长,我们想听一下您对教育的看法。就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出现滞后之后,有一些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2008-03-11 10:28:03) |
|
[许仲梓]:
前几年,我们教育确确实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恐怕教育出现问题比较多,比较严重的一个阶段。所以老百姓说“上学贵、上学难”,我是有深刻体会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所以就呼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改革、进行发展。我从教育厅出来以后,在市政府里面一直管教育工作,实际上你刚才提到的三四年前,也是我最没脸见人,总抬不起头的一个阶段。主要反映在教育乱收费。应试教育是扎扎实实的进行推进。许多老百姓坚决反对,许多老百姓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及其身体能够健康成长都忧心忡忡。然后我们“职校风气”愈演愈烈,优质教育资源跟老百姓的需求是严重的不足。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行以后的教育质量严重的滑坡等等。我想这五年来,围绕这一点,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非常显著的。 (2008-03-11 10:28:24) |
|
[许仲梓]: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是老委员,上一届也是,上一届我们教育组,37、38组大家有一个大合唱,唱什么呢?唱教育投入占GDP的4%。去年我们增加到了3%。我是欢欣鼓舞,到了3%也绝对不容易,尽管我们还要继续朝4%的阶段目标努力。这段时间我们的教育,这五年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在五年当中,我们教育的一系列改革都得以实现。我们的优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扩展,老百姓即使要有选择也很方便。我们的教育乱收费得到了基本的遏制。基本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剩余有一点的话也可以忽略不记,因为我们现在免除了孩子的学杂费,又免除了孩子的书报费。因为我们城乡一体的现代孩子们上学背着书包去学习,就是上学贵的问题很好的得到了解决。“上学难”,优质教育扩大以后,薄弱学生入学以后,学生到这儿上学和到那儿上学都差不多,老百姓选择很大。所以“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在这几年当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是一个现实,这是令我感到欣慰的。 (2008-03-11 10:30:08) |
|
[中国网]:
您给我们介绍了这五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成就。但是很多家长面对一个难题就是“择校”,要交一笔昂贵的择校费,您觉得这个问题怎么破解它呢? (2008-03-11 10:30:58) |
|
[许仲梓]:
择校的问题,我是这样看,也和各位网友,各位家长网友们交流一下,我说第一个,择校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因为它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总会有差距问题。所谓理想化的高位均衡教育完全一体化是不可能的,历史层面等等都不一样。所以群众想做一个选择是他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个就是择校的问题,解决的主要出路在于政府更大程度上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所以在教育界有一句口号,我觉得还非常贴切,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对的。也就是薄弱学校要通过快一点的发展和提升的方式,能够做成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南京在这块的改革发展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体会可以借鉴。首先,我们怎么来扩大教育优质资源,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2008-03-11 10:31:13) |
|
[中国网]:
给我们讲一讲? (2008-03-11 10:31:56) |
|
[许仲梓]:
因为你要快速扩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的话,应该用的是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措施。如果要等着政府加大投入,按照理想主义的概念,这个应该政府投,那个应该政府投,当我们政府拿不出来的时候,还一直等政府投,那么二十年,三十年优质教育还扩大不了。这是我讲的一个前提,事实是什么,就是我们南京的最好的南京外语学校、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前些年进行有效的扩展,根据配套的要求,我们想配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政府也投入了,政府也拿出地了,但是实行的机制是民办的机制,政府没有这么多钱来投这么多的学校,但还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给我们支持最大的就是李源潮书记,他说:仲梓你是空手套白狼,套出这么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凭良心说,政府出钱现在不能更多,但是政府拿出地来建立了一个南师大附中的分校、金陵中学的分校,南京外国语的分校,三个加起来要十几个亿,我说一旦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把这个收回来以后要转成公办,把民办机制赶紧转变过来为老百姓服务。三年以后,它也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现在我们老百姓知道分校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初中部分不比本校来的差。 (2008-03-11 10:32:04) |
|
[中国网]:
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2008-03-11 10:34:06) |
|
[许仲梓]:
是一个扩展。老百姓很高兴,原来是好的学校挤不进去,现在分校招生大,质量又很好,到分校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优质小学教育很有限,大家都有一个宝宝都想上最好的学校,可以理解。怎么办?我们南京有5-8年的时间,在推行“小班化”,优质的小学资源里面,学生能住到将近60个人,就是人挤人,满满的。我们现在小学推行“小班化”,二十几个人,就是像我们两个人的坐姿一样,是圆的,面对面的,可以和教师互相交流,这样的小学是很优秀的。 (2008-03-11 10:34:16) |
|
[中国网]:
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 (2008-03-11 10:34:59) |
|
[许仲梓]:
对,教师和学生可以经常的对话。传统的小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是60个人,你怎么和60个同学能一天和每个人都说一句话吗?很难说一句话,所以我们还是要引导,跟大家宣传。其实小孩到二十几个人小班里面,和60个人的优班里面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让他上小班,挤在60人的班里面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小学的教学质量等等差距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那么显著。 (2008-03-11 10:35:09) |
|
[中国网]:
那是因为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了解的比较深刻,那么很多的家长能接受吗? (2008-03-11 10:35:39) |
|
[许仲梓]:
是啊,我们慢慢和大家说,大家开始比较,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就是一看到小班化是跟国际接轨的,国际的小学该怎么上就怎么上。同学面对面说话,老师面对面说话,不像大学生好几百个学生,教授在上面讲一讲,画一画就走了。小学的老师不这样,应该是心灵的沟通,所以我愿意选择小班化。 (2008-03-11 10:35:56) |
|
[中国网]:
这也是择校的一个方面? (2008-03-11 10:36:29) |
|
[许仲梓]:
最后一个就是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的。实行教育“高位均衡”是解决择校最有效的手段,现在南京市85%的孩子都在优质教育资源里面接受教育,各个学校里面有一点差距,但是差距根本就不明显。我们教育局许局长的话讲:实际说现在学校里面的差距仅仅在于他招生的生源上面有差距,并不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85%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两年我们通过全部提升“建设南京的教育基本现代化”,我想择校会越来越弱。特别是对外校的择校问题上采取的调控措施以后,现在南京大概参与择校的人已经有3%左右了,就是越来越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我们南京最大的优势就在科教上面,我们要提出“教育名城”,内涵叫历史沉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师名校众多,风格特色鲜明,这样的教育名城里面,我们所希望的是把其他地方的优质学生,就是向往读书的都到南京来,我们多做一点事,多给国家的教育做一点贡献,所以自己本身存在择校问题,校育差距问题,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我想很快都会得到非常好的解决。现在说句公平的话,在南京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甚至比城里还要好。 (2008-03-11 10:36:39) |
|
[中国网]:
真的吗? (2008-03-11 10:38:15) |
|
[许仲梓]:
真的。小崔你可以到我们南京去看农村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非常现代好,非常漂亮,而且计算机网络系统安置的非常好。唯一就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水平还不如城市的高,还有很多是在师资水平上面,教育理念上面,包括校长,作为一个校长要有教育理念才能成为好的校长,这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008-03-11 10:38:24) |
|
[中国网]:
这是软件上的。 (2008-03-11 10:38:44) |
|
[许仲梓]:
是,我们一直在做工作。 (2008-03-11 10:38:55) |
|
[中国网]:
我们一直在呼唤教育公平,不知道您在这方面是怎么看的呢?南京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呢? (2008-03-11 10:39:02) |
|
[许仲梓]:
教育公平是指每一个公民享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我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享受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平的权利,这样权利的享受,我觉得在目前的中国来讲,不是非常的严重,存在对你不平衡对他不公的问题,而是什么呢?我们政府要对老百姓教育的需求,提供他最满意的、最优质的服务。所以,我们提出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公平、公正等等,要在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平台上去展开。所以,现在我觉得教育的公平问题,不是关注上学的问题,而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上他自己愿意上的优质教育的权利问题。其中,特别是我要提到一点,就是我们南京的孩子,初中毕业以后有一半是上高中的,还有一半是上职业学校的,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技能的提高,也有研究成分在里面,和就业化,可能从职业化的就业来讲会更好一点。所以怎么样提升中国的职业教育,就成为我们教育系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所以,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我们最后拍定是投1.2亿对教育进行支撑,建10所全国示范性的学校,还有建10所精品的职业学校,为的就是把我们职业教育提高到基本现代化的平台上。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方面走的路不算长,教育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要加快这方面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觉得在职业教育这一块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 (2008-03-11 10:39:13) |
|
[许仲梓]:
07年12月12号, 我们的老书记,现在的罗志军省长在南京教育进行了很认真的调研,为了落实“五有”问题,经过他的质点,南京提出来“学有所教”改成是“学有优教”,把党中央提出的“所教”,改成“优教”,就是老百姓在南京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那天罗书记也给我们提出要求,说南京已经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了,南京的下一步目标是坚决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把“学有所教”努力实现好“学有优教”,把南京的“教育名城”尽快的做出一个模样来。 (2008-03-11 10:40:39) |
|
[中国网]:
刚才您在谈话的过程中说,在前几年大家比较注重的是“应试教育”,现在我们注意现在的南京推行的是“素质教育”。有网友说: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南京青少年开展“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的报道”,特别是前段时间搞的“天地对话”活动影响很大。不知道南京市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呢?请许市长给我们谈一下。 (2008-03-11 10:42:58) |
|
[许仲梓]:
南京一直执行素质教育,多少年来痴心不改。特别是我非常好的同事徐川,他一直对素质教育很痴迷,一直在推广。实际上素质教育是绝大多数人所期盼的教育模式,也是全世界通用的教育模式。但是现在在大学升学压力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应试教育在全国也是扎扎实实的开展,尽管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唱得很高。南京不同的是我们一直扎扎实实的坚持这一点。 (2008-03-11 10:43:59) |
|
[许仲梓]:
所以04年我们遇到一个非常、非常难过的事,就是全国媒体炒南京的高考,炒得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抬不起头来,认为南京的教育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孩子要考大学,你教育老在尾巴上面,老百姓不满意,师资能力不够啊,考虑能力不足啊,经过几年我们很不容易,很艰难的,我是高举着高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探索和迈步。
为什么一定要加上“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主要还是为了和大家以前所说的嘴上叫“素质教育”,实际上抓应试教育进行一个区分,就是高质量,质量高在什么地方?高到什么层次?我说南京教育的质量要充分的体现出来。你即使是素质教育,你的教育也应该是不错的,不应该是高考落在尾巴上面,我说“高”就是接受国家的选择,进入高等教育,培养国家的精英、栋梁之材。如果高上还在放鸭子,就背离了我们主要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以不能一概而之的把很片面的,很狭隘的素质教育就是放鸭子,是不对的。而素质教育要实实在在的增加它的内涵,促进孩子的生理健康,心里健康,道德品质的提高这才是素质教育。
这两年南京一系列的素质教育坚持下来,并且是广泛的宣传、推广。你看我们的中学生交响乐团经常出国访问,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也都是获奖的。我们一年一度新开了像剑桥和牛津大学的对抗影响全世界一样,南京中学的龙舟赛,也是人山人海影响很大。我们“亿利达杯”的创造比赛也是很好。特别是去年8月26号搞了一个对话,就是美国宇航局和我们联手和国际空战站进行直接的通话对答,在中国是第一次,影响也非常大,进行了将近10分钟,我们中国有100多家媒体集中在我们南京,而且我们不是说为把南京显示出来,把北京、上海、广东所有的代表学生全部请到南京和国际空间站进行对话,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008-03-11 10:45:13) |
|
[许仲梓]:
再举一个例子,恐怕也能说明问题,“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刚刚这一届在郑州开的,上一届在南京开,我们江苏市江苏队得了第一名,得了21块金牌。21块金牌里面我们南京市拿了20块,就是学校的水平,学生的素质水平也是证明,我和其他的学校比一比,你说你们的素质教育搞的比我好,应试教育搞的不太好,怎么会20块金牌都在南京呢。没有平时的努力,没有学生平时的锻炼,怎么能够出得来的呢?就是文艺、体质,包括道德。还有每个学校都有校补课程,校补课程就是反映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我也是到雨花台小学,他们就把革命英烈的事迹作为小学的特殊教材,做得非常、非常好。所以,我觉得素质教育在南京,最后是去年的12月20号《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用很长的篇幅对南京的素质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长篇的报道,我觉得也是非常欣慰的事,也是对南京这几年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做一个小结,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08-03-11 10:49:41) |
|
[中国网]:
我们刚才一直聊医改,聊教改的大家关注的民生问题。我想您一路走来,一定有很多体会,谈一谈您的感受? (2008-03-11 10:55:13) |
|
[许仲梓]:
政府工作最难的就是改革,最难的就是抓发展,没有《红头文件》的要求我们去做,还费脑子、费心思、冒风险,所以按照《红头文件》办事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特别是最近这些年“上学难、上学贵”,“看病贵、看病难”,这两大重大的民生问题,群众喊得这么响,我觉得作为一个官员,或者管理者不能无动于衷,还是要想方设法去解决。所以,我的体会,恐怕简简单单有这么几个点吧。
第一个干事要有积极性,不能做太平官,为人民群众必须去积极的解决群众所热盼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很多地方喊是喊,但是没有动作,没有采取措施。不采取措施更安全、更省劲,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有积极性。第二个我们觉得我们对重大的民生问题还是要非常强的主动性。主动性表现在哪儿呢?就是要有深入的调查研究,非常认真的深入去思考,然后在自己和大家进入无私无畏的投入改革,要有一个主动性,想干。第三个要有准确性,就是这个改革要看得准、吃得透,要有反复的论证,不能松,就是要看得非常准,改革的准确性要把握好,否则的话会付出代价。惠民医疗网络办的时候,就感觉这点非常重要。我去参观人家花了将近4000万建的惠民医院的运行很艰难、很艰难,我说这样不行,花了这么多钱,没有人去看。就好象是平反的医院,低水平的医院,去了还要丢脸的医院,那不行,要有很好的准确性。 (2008-03-11 10:55:25) |
|
[许仲梓]:
最后还要有一个团结性和依赖性。这几年卫生和教育搞了这么多的改革,我觉得主要是这两支队伍好,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卫生队伍好。还有一个主要是领导支持的非常得力,李源潮书记一直在关注和支持教育和医疗的改革,然后我们的罗志军罗书记不断的在检查、指导,然后我们宏坤市长也亲自视察改革,这次来了一个新书记是我们北京的朱书记,到了南京以后在这块的要求就更大,所以下一步的发展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团结性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要起到什么作用呢?就是我们教育局的局长,他就是一个改革派,就是一个坚持素质教育的人。所以在教育改革发展上面我们是一拍即合,大家齐心合力的来推改革。卫生局局长陈天明同志,他有一点改革迷,就喜欢办大的事情,能够对老百姓展示更高的事情,所以他在卫生界也非常有名气。我和这些同志在一起,上面有领导的支持,同事们又这么坚定,所以推起来非常顺。 (2008-03-11 10:56:34) |
|
[中国网]:
刚才您讲了四点,您这么多年走过来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感受。我们知道在5号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用了两大段特别关注了医疗和教育,您对这方面有什么感受呢?给我们聊一聊。 (2008-03-11 11:00:08) |
|
[许仲梓]: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论述和对卫生工作的论述,篇幅是前所未有的,政策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内容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下一步就要按照总理的要求,去扎扎实实的加以落实。
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呢?就是除了媒体报道的以外,按照现在总理的的报告当中指出的内容,我们有可能会走出一条比发达国家更好的发展路子。就讲卫生,按照我们现在的卫生网络的建设、服务的质量和将来的目标,我相信我们的医疗制度会比美国的和欧洲的都好。我们各位部长、委员也都谈到,今后要看社区的卫生,把中国和美国和欧洲相比,有可能中国社区的卫生建设的是条件最好,体制最先进的。所以,我还是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如果按照总理的要求,我们08年加以落实的话,在教育上,在卫生上,我想会得到让老百姓更满意的结果。 (2008-03-11 11:00:23) |
|
[中国网]:
我们也非常期待早日看到您为我们勾画的蓝图。我们有一位网友提问:许市长你好,你曾经被选为第九届人大代表,然后又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从人大代表到政协委员,对这一角色的转换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2008-03-11 11:01:24) |
|
[许仲梓]:
我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代表也好、委员也好,选拔出来都很优秀也都是为国家建言献策,关心民生、反映民意。随着时间的变化。因为我从九届到现在,我发现建言献策的水平在提高,难度同时也在提高。因为以前我们要提出问题,现在要提案、提建议等等,不仅要提问题,还要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当代表和委员越来越难。从代表转成委员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总的宗旨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方法上肯定会有一点不同,我感觉到的也不一定对,是我自己的看法,错了请大家批评原谅。
人大代表更多的会反映一些他当地地方的一些情况,把当地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跟中央的决策和下一步的发展结合起来,而我们的委员还是着重于提建议、讲问题,委员有点无畏,所以有的问题可能批评的比较严重,这一点在代表那儿相对来讲,不是非常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样,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代表讲地方和中央的衔接,也是为了下一步的发展,也是把中央的决策落到地方上加以落实,也是让中央知道地方发展的情况,一年一次,这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2008-03-11 11:01:43) |
|
[中国网]:
网友还有下一个提问:您现在还担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也就是民主党派人士。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非共产党人士进入了政府担任形式职务,对于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呢?第二个问题,你在工作中有没有感觉到民主党派身份的特殊性,比如说有一些便利,或者是不方便,或者是实权等等? (2008-03-11 11:04:47) |
|
[许仲梓]:
我对网友保证,我不是虚职,是实权,同时要求我是实干。三个“实”是一再要强调的。所以工作当中我没有感觉到我因为是党外干部就低人一等,也从来没有感觉到下面的群众,下面的干部因为我是一个书生而欺负我,没有这种现象。从政治的大局来考虑,实际上人民的民主是我们社会的生命,多党合作制度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基本的政治制度。所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方面的人才,包括进入参政,都是为国家、为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一份力量,对于这样一个政治之路,我个人是坚决的拥护。而且实践证明它的民主开放度会越来越高。 (2008-03-11 11:05:15) |
|
[许仲梓]:
比如讲我们有认识的很久也比较熟悉的万钢同志担任科技部部长,我们的陈竺院士担任了卫生部部长等等,我觉得他们干的非常好,他们下来检查工作的时候大家觉得他们很有亲和力。同时,在我自己的工作当中,我也觉得大家对我比较支持。我说了一点,可能稍微过头的话,像我们这些书呆子,读书人,没有官架子的人,在和群众、基层调研、交流意见、落实工作当中恐怕还是有一点点好处的。大家觉得你应该得到信任,应该得到支持。因为你比较诚实,没有套话、没有官腔,反而对工作有好处。所以,归纳起来,实职实干,最终还是实干,老百姓最会看人,不管你是党内还是党外,教育搞不好就是许仲梓的责任,卫生出了问题我就得下台,这个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有幸,我以前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能够到市长这么高的官位上干了一段时间。因为做学问是我终生的追求,但是做了以后我还是感慨很多,我觉得目前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么深入人心,这么的巩固,很善于把党外一些优秀分子调动出积极性,共同团结一致建设国家,非常好。 (2008-03-11 11:05:47) |
|
[中国网]:
谢谢许市长今天带给我们非常精采的一个小时,在今天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您有什么对我们中国网的网友说? (2008-03-11 11:07:23) |
|
[许仲梓]:
我第一次到中国网。关于“中国”两个字是非常值得自豪的。所以从今以后,我会每天到中国网来看一看。 (2008-03-11 11:07:34) |
|
[中国网]:
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 (2008-03-11 11:07:55) |
|
[许仲梓]:
网友们叫“踏一踏”,经常关注中国网,因为它对外交流,对国内的新闻报道,现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所以我希望中国网越办越好。 (2008-03-11 11:08:03) |
|
[中国网]:
谢谢许市长,也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我们下期节目再会!谢谢! (2008-03-11 11:08: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