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联界委员热议两高工作报告。(张弛 摄)
中国台湾网3月11日北京消息 10日下午,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热议两高工作报告,肯定了两院在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严惩各类犯罪、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对两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立案标准化、制度化,判案有例可循、避免“一案两判”,解决“执行难”是委员们对司法系统提出的三点期望。
两院工作有创新 拉近与老百姓距离
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表示,近年来两院工作有创新,既注意法律效果,又注重社会效果,在进一步拉近人民与两院距离的同时,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两院的满意度。“法院、检察院系统近年来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思路,两高报告也指出了今后司法改革的方向。”
身为台湾同胞,对于高法报告中关于切实维护台湾同胞权益的内容,委员们给予了特别关注,并表示,这是给台胞吃了一颗定心丸。
立案标准化、制度化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类似的法谚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已逐渐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司法”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法律职业者和普通人挂在嘴边的名词。然而,当前我国的司法系统尚存许多“瑕疵”,最后一道防线并不是那么坚固。政协委员一针见血的指出,某些地方司法系统立案标准不规范、法官自有裁判权使用不当、同类案件判决结果天差地别、司法判决执行难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
政协委员简少玉向台联界委员讲述了自己帮友人打官司的曲折经历,她说,如果不是我以当地人大代表的身份反映问题,案件远不会得到这么圆满的解决。当时法院的办案人员在得知简少玉的人大代表身份之后,这样告诉原告:“你人大有人不早说,早说不是这个判法。”这句话引起委员们的热烈讨论,对于简少玉委员提出的“立案标准化、制度化”的建议,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赞同。
建立案件判例数据库,避免“一案两判”
同类案件判决差异大的情况在国内也时有发生,委员们由此建议,将各类案件判决结果建立判例,供法官在判决时参考。曾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陈杰委员非常赞同这一建议,她介绍说,北京市正在尝试建立司法网络信息系统,将同类案件的判决结果输入系统,作为判例供各法院判决时参考,尽量避免出现“一市两判”。
判了不再是白判,挥别“执行难”
司法判决“执行难”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张嘉极委员提到过去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曾问他对于中国法制现状的看法,他用了这样一段话回答:“做领导的不认为法律应该执行,老百姓不相信法律可以被执行,学习法律的人也不相信法律是可以被完全执行的。”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得到改观。
五年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推进执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改革和完善民事执行制度等,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国家执行联动机制应运而生。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正式运行,有关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与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信息管理形成联动机制,通过限制被执行人融资、出境、日常消费等手段,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
今年的高法报告也特别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最大限度实现生效裁判所确认的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积极推动国家执行联动机制建设,逐渐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参与、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综合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格局,
委员们认为,国家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可以在有效防范遏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方面显示出威力,维护司法公正。(张弛)
进入2008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进入台籍代表委员议事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