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代表法兰西? 少数反华分子如同一片落叶

时间:2008-04-19 15:05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时,遭到少数“藏独”分子的抢夺与破坏,消息传来不仅举国震惊,而且举世震惊。火炬手金晶用自己身体保护奥运圣火的事迹,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所有爱好奥林匹克精神的人们。她被赞誉为“轮椅上的天使”、“最美丽的中国女孩”,她用自己勇敢和坚毅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步伐不可阻挡。我作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为金晶的举动而感动,为我们旅法留学生、旅法华侨华人护卫圣火的大行动而饱含热泪……

  火炬接力巴黎站活动中,少数“藏独”分子的劣迹,以及西方某些反华分子对北京奥运会的诬蔑、对奥运精神的扭曲引起了公愤,深深地亵渎了世界人民对真正意义上的正义、人权与和平的诠释与尊重。

  笔者在法国生活了多年,对极少数西方所谓“人权斗士”的虚伪深有体会。他们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抱着偏见并且顽固不化,以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产生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去衡量一切,并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照搬无误,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凡是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国家,就要遭受他们的嘲讽辱骂甚至“制裁”,可以说这是很可笑的强盗逻辑,这是他们犯的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的错误。以新殖民主义的心态来对待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并以此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他们犯的立场与行为上的错误。这些所谓的“斗士”们,许多人从未到过中国,也未到过其它国家,没有认真考察与思考,却动不动就举起“人权大棒”到处挥舞,其心不正,其行可鄙!

  然而,我们没有忘记,6200万法国人民在中法文化年举办时所表现出的对中国的友谊与热忱。少数的反华分子,如同梧桐树上落下的一片秋叶,只代表衰落的无奈,代表不了法兰西。中法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在此,笔者可举出不少熟悉的例子。

  法国作家布里塞撰写了一本纪实体小说———《圆明园大劫难》,详尽描述了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文化的那场浩劫所负有的罪行及历史责任。布里塞以一个法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良心重新审视了这段历史。该书去年经《欧洲时报》推荐在中国出版,受到欢迎,并荣获了中国出版界的优秀奖。一个法国人能做到这样,不正说明了他看待中国的客观冷静态度?

  《欧洲时报》自从成立以来,都是在加隆兄弟印刷厂印发我们的报纸。说来也巧,加隆兄弟的父亲与祖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帮助吴玉章先生印刷《抗敌报》,用坚定的行动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到现在,加隆先生一家人还珍藏着当年印刷厂里中国革命者和法国工人一起工作的照片,珍藏着当时制作铅字的母版。在中法文化年期间,他们把部分铅字作为礼品赠送给了到访的中国领导人。可以说,这样的礼品记录着中法友谊的辉煌,我们是不能忘记的。更让人感动的是,加隆先生的儿子们又继承了父业,继续印刷华文报纸。子孙三代的友谊我们怎么可能忘记!

  另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当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践踏巴黎的时候,当时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的李石曾先生的秘书钱直向先生,就亲口对笔者讲述过他救助一位法国游击队员的往事。当一位被追捕的法国游击队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位战士藏匿起来,并与他成为朋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在法国传媒界也有很多的朋友。有一位叫阿兰·沙斯塔尼奥尔的朋友,在积极促进《欧洲时报》与法国最大的《巴黎竞赛周刊》合作出版了七期中国专刊之后,现在又与中国新闻社的朋友合作出版介绍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的杂志。他是一名法国人,他有他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但他愿意敞开胸怀了解中国、介绍中国、尊重中国,像他这样的人,我们每个华侨华人身边还有许多,他们中间有画家、医生、教师、商人……他们才是法兰西真正的代表人物,他们和我们一样热爱和平,热爱生活,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看问题的主流。

  历史也记得,上海人民在二战中无私地救助过来自欧洲的犹太人;历史也记得,一位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救助被日本侵略军屠杀的南京人的传奇人生。我们是世界的同类,我们并肩面对邪恶与战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权与平等。

  在迎接奥运这个全世界的盛大节日的时刻,我们牢记这份友谊就是牢记我们力量的源泉。友谊应当是相互的,是真诚的,是牢不可破的!

  今天,我们确实被那些破坏分子激怒了,但在气愤之余,我们有更多的冷静与思考。我们不能以最可珍贵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为代价,让那些躲在黑暗中的嘴脸暗笑。他们的目的不只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还希望破坏中国人民与法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破坏我们与欧洲人民的友好情谊。

  一件坏事也会变成好事。那就是我们会团结得更紧密,我们的奥运会会办得更出色、更精彩。中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从不惧怕困难,从不向强权低头。我们的凝聚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我们有千千万万个金晶,含着微笑为朋友们打开一扇披彩的中国门。一扇向世界开启,向和谐开启,向和平开启,向自信、自尊、自强开启,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启的光明的大门,正激动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杨咏桔 作者为《欧洲时报》社长)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