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震区爱心故事:彭州“化名少年”捐出首笔善款

时间:2009-08-19 11: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8月19日四川消息 地震灾区彭州首笔善款来自一位化名为“刘琪”的少年,此后,不少灾区人民自发捐款“不留名”。爱心在四川震区传递,温暖两岸同胞的心。
   
  16日,“莫拉克”台风重创海峡两岸大部分地区的消息传来,彭州市红十字会立即行动,《关于向“莫拉克”台风受灾同胞紧急捐款》的倡议书当晚在彭州电视台滚动播出。

  17日早上9点,距离正式捐款活动启动还有一天,彭州市西北市街5楼红十字会办公室的门便被敲响了。“敲门声很轻,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到。”赈济部刘丽萍打开门,一位身穿深色T恤、牛仔七分裤,眉清目秀的少年站在门口,有些羞涩地说:“阿姨,我想捐款。”

  少年摊开手掌,现出捏在手心的一叠百元钞票,边角都已经被汗水浸湿。财务科的工作人员接过来一点,整整1000元。这是此次募捐行动中,来自极重灾区彭州市的第一笔善款。

  “按照工作流程,我们要做登记,并开出收据。”彭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文仪说,可少年怎么也不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就读学校。

  在工作人员的再三追问下,少年涨红了脸,这才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叫“刘琪”,是彭州中学实验学校的初二学生,这1000元是自己存了多年的“压岁钱”,通过电视和报纸看到台湾和福建等地受灾的灾情,他决定捐款,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也支持自己的决定。不等工作人员再问,“刘琪”转身一溜烟儿跑了。
   
  “刘琪”实为化名,花名册查无此人。
    
  “刘琪”的举动让彭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感动非常,“我们决定邀请他出席今天的募捐启动仪式。”

  17日中午刚过,工作人员便联系上彭州中学实验学校,不料校方反馈:学校初二没有名叫“刘琪”的男学生,彭州一中也是同样的结果。红十字会继而联系彭州市教育局,通查在校初二学生花名册,也查无此人。

  昨日上午12时,记者来到彭州中学实验学校实地查找,主管德育的李志杰副校长立即查找全校初一至初三的电子学籍,1000余人的初中学籍中没有“刘琪”的踪影。

 

  李志杰随后使用“地毯式”搜寻,致电初二每一位班主任,得到的结果同样是:班里没有叫“刘琪”的男同学。“他肯定用的是化名。”文仪有些遗憾,“也难怪,少年看上去最多就十一二岁。”
   
  用化名捐出第一笔善款,“刘琪”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印象深刻,“少年肯定是彭州人,我们都记得他的相貌,哪天在街上碰到,肯定认得出来。”

  “刘琪”之后,彭州市红十字会办公电话成了热线,上百位彭州市民打来电话咨询捐赠方式和地址,电话那头一句“明天一定来!”令人暖上心头。(记者 高珲)

编辑:高珲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