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2011年10月8日、9日,歌剧《宋庆龄》试唱音乐会在北京天桥剧场惊艳亮相。中国歌剧与中国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的相遇,咏叹调与宋庆龄这一伟大女性形象的结合,以及“试唱音乐会”这种形式,引发首都音乐界、歌剧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歌剧《宋庆龄》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主办,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作演出,由深圳交响乐团担任乐队伴奏。
一.讴歌世纪伟人
本剧选取宋庆龄从1915年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与孙中山结为伉俪,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35年间的几个历史节点,以二幕六场的容量,以成熟的中国化歌剧结构、音乐和唱段,表现了宋庆龄惊世骇俗的感情选择,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国色天香的品格气质,仁义多情的大爱胸怀。作为歌剧,《宋庆龄》凸显了主人公丰富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内心冲突,爱情、亲情与国家命运的交织纠葛;用歌剧的音乐语言,将宋庆龄塑造为一个感人至深的歌剧形象。这种空前的尝试和演出的效果,都受到现场观众的认同和好评。
二.遵循“史诗第一”
歌剧《宋庆龄》剧本创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史实第一”的原则并从中受益无穷。举世皆知的历史人物及其经历不容“戏说”,更重要的是,宋庆龄独特的人生历程和遭遇,本身就充满超出常人想象也超出编剧想象的传奇感、戏剧感和壮美感。比如陈炯明叛变一节,宋庆龄怀有身孕,毅然劝走孙中山,留下自己和50名卫兵一起与叛军交战。根据这一史实创作的段落,极大地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并且产生间不容发的戏剧张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历史学家和何大章先生看完本剧后,认为这在近年来宋庆龄题材的各类作品中,是“最贴近史实,也最富艺术感的作品”。何先生同时认为,用歌剧形式表现宋庆龄,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创举,因为,“宋庆龄一生酷爱音乐”。
三.打造歌剧经典
两天的演出,天桥剧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对剧情的投入,对音乐的沉浸,以及谢幕时热烈的掌声,证明了歌剧《宋庆龄》起步阶段的巨大成功。
歌剧这一“舶来品”历经近百年的民族化探索,已经来到“歌剧中国化”的收获期。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化的歌剧音乐和戏剧结构,已经能够非常贴切地淋漓尽致地表达中国故事、中国人物的中国情感。歌剧《宋庆龄》的试唱成功,成为这一认识的重要例证。
当然,一部向经典努力的歌剧作品,还需要优秀的演员加以演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被称为“第三代江姐”的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这次秉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不仅主持编创本剧,而且担纲主演,其深厚的歌剧表演功底和优雅从容的舞台气质,成为本剧最大的亮色之一。
国际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迟立明、陈小朵等人的倾情出演,为本剧搭就了高水准的演出阵容。
四.首试“试唱”形式
歌剧《宋庆龄》以“试唱音乐会”的形式在剧场演出,目的就是让歌剧的三大基础——剧本、音乐和表演在观众中得到最真实的检验和反馈,使接下来的修改打磨和舞台呈现获得最准确的定位和方向。主办方向现场观众发放了调查问卷,散场之后填毕收回,从现场感受、满意程度、接受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这充分体现了歌剧《宋庆龄》主创团队极其认真的创作态度和打造经典的雄心。
本剧还将在辛亥革命首之地武汉以及上海、广州、重庆、海南等宋庆龄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主要城市巡演。还计划赴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地巡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