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捡陨石 探冰芯——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亮点 新华社发
新华网上海10月11日(记者 崔静)10月11日,我国唯一一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再次扬帆远航,执行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任务。与往年的南极考察相比,此次考察无论是在队员组成,还是在科研任务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亮点。
格罗夫山“捡”陨石
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南约500公里的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是南极陨石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中国目前拥有的近1万块南极陨石都来自于这里。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将开展第5次格罗夫山考察,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捡”陨石。
陨石,对于认识天体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地球成因有着重要价值。降落在南极大陆的陨石被冰雪所包裹并随着冰雪流动,当冰雪在前进中遇到高地阻挡便逆坡流动,冰雪逐渐融化,陨石便富集裸露于表面。所以,南极陨石数量大,类型多,储存年代久,弱氧化,少污染,显得更为宝贵。
中国的南极陨石回收始于1998年。那一年,被誉为中国格罗夫山考察开创者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带领3名考察队员仅驾驶着一辆雪地车从中山站进入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期间第一次收集到4块陨石,填补了中国在这项研究领域的空白。经过四次格罗夫山内陆考察,截至目前,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9834块,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刘小汉预计,此次考察中对陨石的采集量,将成为中国超越美国、跻身世界排名第二陨石大国的绝好机会,同时,充沛的陨石资源也将为中国深空探测计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
除此之外,此次格罗夫山考察队还将攀登南极最高峰梅森峰,运用冰川地质地貌、土壤、沉积岩、孢粉组合及宇宙核素等手段,研究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以来冰盖进退的演变过程,认识南极冰盖的进退历史。
南极最高点探取深冰芯
南极冰芯直接记录着远古时代的大气组成,蕴藏着珍贵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找到年代久远的冰芯,对于重建地球的历史演化以及预测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演变意义重大。
2009年初,中国建成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消息振奋人心,昆仑站所处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区域,被人们称为“冰盖之巅”,也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由20人组成的昆仑站内陆考察队就将继续实施《中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建设项目》中的深冰芯场地建设内容并在冰穹A开展深冰芯钻探的前期工作。
据此次昆仑站内陆考察队队长李院生介绍,在气候恶劣的南极冰盖之巅钻探深冰芯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工程,今年的工作主要包括平整作业场地、建立深钻车间、预埋钻探机器等。
中国在冰穹A钻取了深冰芯以后,将开展100万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变化研究,针对古气候研究前沿课题,如中新世的气候转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气候突变等进行攻关研究。
在南极寻找年代久远的深冰芯是世界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在南极冰盖上钻出了180多个不同深度的孔,取得了一系列冰芯样品。目前钻探最深的孔已达到了3642米,提取年代最久远的深冰芯已接近100万年。
此外,考察队还将为我国将来建立南极天文台,继续开展前期科学考察和测试工作。
“80后”异军突起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共计250余名队员,是除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外,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仔细翻看考察队的花名册不难发现,“80后”已经异军突起,成为考察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1987、1988……细数考察队员的出生年龄,不禁令人感叹这支考察队的年轻化。中山站建设是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中山站能力建设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此次派出40余人的“建设大军”,“80后”占了近一半,其中最小的只有22岁。
科考人员中,“80后”也随处可见,他们大多为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生,研究方向涉及海洋、地质、海冰等众多领域,在南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导师设计的方向和计划,采集样品、数据,带回国内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南极考察队伍的年轻化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考察成果的担忧,但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看来,这批“娃娃军”绝不可小觑。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已经步入正轨,科学考察的目标逐渐明确而清晰,年轻的科考队员会按照导师要求的方向进行数据收集,取回好的样品,因此在科学上一定可以做出最好的成绩。”魏文良对此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