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清明最早是由寒食节演化而来

时间:2010-04-02 11:03   来源:人民日报

  与自然和祖先“过年”

  提到清明节,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一个有关祭扫和追思的传统节日,清明的日子也总是充满凝重和悲凄的调子。殊不知,讲求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古人在清明节,并非只有悲悲泣泣。

  清明节大概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有一个寒食节,刚好就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后来到了元代,寒食节已经取消,但几百年聚集下来的一些寒食习俗,老百姓还得过,于是,就逐渐将之转到了清明。简单地说,清明就是由寒食节演化而来。

  唐代的寒食节为什么有那么多习俗?这跟当时的寒食节长假有关系。过去不像现在,现在一个江西人,可能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工作,而过去除了极少数的要员之外,人们很少离开家乡,大致都在家乡附近生活。因此,唐代的人们回到家乡祭扫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扫完墓之后还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于是,古人就开始找乐子,蹴鞠、拔河、放风筝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十分盛行。

  除夕是活着的人团圆,清明有点像是人和自然、人和自己祖先的一种团聚,其实也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都到坟前去跟祖先团聚,除了仪式中间要严肃一下,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一个很高兴的过程。比如,小孩最喜欢扫墓,看到有什么适合玩的,就玩什么东西。当然,如果是新坟则要另当别论。

  许多习俗都附载着文化功能。举例来说,过去有清明戴柳的习俗,人们回家之后还会把柳枝插在门上。到现在,关于插柳的习俗,以及插柳文化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插柳表示驱邪、表示明目等等,有很多故事。

  从江南到江北,清明插柳、戴柳之风都很普遍。前年我在清明期间去广东调查,发现很多人戴了柳条帽。这个柳枝跟平常看到的有点不一样,后来一问,广东很少有柳树,但有一种桉树,叫细叶桉,跟柳树差不多,叶子很像,也是长长的一条。人们曾将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寄寓在柳树上,今天也同样可以放在细叶桉上。首先是有了这样一种习俗、现象,尤其是文人在写诗、作文的时候,将一些意义逐渐附载在上面,随后不断被传承下去,后人就认为这是千百年来相传的习俗。

  所以说,古人将意义赋予生活中的习俗,逐渐就形成了今天的文化传统,清明节也是如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施爱东

  (本报记者 任姗姗整理)

编辑:赵辉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