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缘:簌簌棠梨城畔路,谁家上冢祭清明

时间:2010-04-02 10:44   来源:漳州新闻网

  莺飞草长、春暖花开,再过几天,每年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就到了。清明节是中华儿女祭祀先祖、寄托哀思的一个重大节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对于清明节的描述,在闽台两地,清代的《漳州四时竹枝词》记述道:“门前插柳雨初晴,令节今朝又一更。簌簌棠梨城畔路,谁家上冢祭清明。”也细致地描述这一节日的活动情况。而这一传统的节日,闽台两地可谓“闽台同宗祖,两岸共清明”。

  清明节日,

  延续二千五百年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据原长泰县方志委主任、长泰县志主编王海乔老先生介绍说,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俗称上坟,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而与清明节密切关联的“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日。据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有门口插柳古俗,而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王海乔老先生说:“古人将寒食节活动延续到清明节,久而久之,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现在,清明节于门口插柳(或榕)、吃薄饼习俗,即古时寒食节之遗风。”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

  节日扫墓,

  祭祖溯源追本

  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等,这是清明扫墓祭祖的特有含义,对其在传统节日中的特殊意义,王海乔先生说:“清明节,是民间溯源追本的传统节日,其主要活动为扫墓祭祖,俗语称‘清明不回家无祖’,即不上坟、不认祖,因此外出人员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扫墓。”这足见清明节在传统节日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在闽台两地,按照清明节的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而对新墓、旧墓的祭扫,是有很大讲究的。就此,王海乔先生介绍说:“祭扫新坟要‘培墓’,连续三年择吉日(在清明前后),子孙备三牲、粿糍、鸭蛋等,着孝服、包白头巾,上坟哭祭尽哀。祭扫旧墓,称巡风水,子孙备糕饼等到墓前供祭。扫墓时要带锄头,清除墓地积污,除去目前杂草,在墓顶培上新土或添草皮,把冥纸用土石块压在墓顶。”对旧时墓前的哭吊,王海乔先生不无惊奇地说:“古时,农村还有妇女哭墓习俗,在荒山野岭之间,妇女以其天生的声调音旋韵转的哭腔,情悲声凄,催人泪下。”对新旧墓祭扫时间,王海乔介绍说:“扫旧墓,不一定在清明日,一般在清明前十天至后十天均可,扫新墓与旧墓有差别。部分农村有冬扫习惯,即在冬至前后祭扫旧墓。”

  对冬至期间的联宗墓祭,王海乔先生说:“在闽台两地民间,有宗族性的祭扫祖墓习俗,而不同地方和不同家族,都有各自的规定。此类扫墓活动一般于冬季举行,参与者人数多,有的涉及县内外甚至闽台两地的许多村。如长泰洪氏家族的扫墓活动,则涉及长泰、龙海、漳浦以及台湾南投两岸四地的20多个社,每年的祭扫仪式隆重、场面宏大。”

  为何把清明的祭扫俗称为“扫墓”,王海乔先生介绍说:“古时,有钱人家的墓地,多为石头砌就,形制精致讲究,不易长草,因而每年只要拿上竹扫清扫即可,‘扫墓’一说即由此而得名!而穷人的墓地则不同,多为简易的土坟,因而杂草丛生,祭祀就要用锄头清理!”

  如今清明祭扫的习俗也与时俱进,演绎出如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做法,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备受现代人的推崇。

  清明习俗,

  存大同有小异

  同是清明祭扫,在闽台两地,因地方区域的不同,在大同之下也呈现地区性的差异。王海乔先生说:“如在闽台两地的许多地方,清明就有做‘发粿’祭祀的习惯,发粿属发酵类米制糕粿品,其样式多种多样,但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发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发粿’的‘发’寄寓美好祝愿,以此告慰先人。”

  清明节,除了祭扫习俗,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史料记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清明节在每年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恰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之习俗。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增添生活情趣。对此,《龙溪县志》记载:“闾巷妇人或有盛服靓妆,带蔷薇花,出郭外逐队行者,号称踏青。折柳枝簪于头上。”

  对清明插柳之习俗,王海乔介绍说:“柳树成活率高,有‘插柳成荫’之说,在农村种植很是普遍,柳谐音为‘留’,寄寓思念之意,插在门框上,也有辟邪之用!”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在祭扫完毕之后,也有吃熟鸭蛋之习惯,意为“团团圆圆”,用意在祈福。

  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学校常于清明节组织前往烈士墓悼念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编辑:赵辉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