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浩浩荡荡的救市核心部分就是“注资”: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央行纷纷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从向金融机构注资、实行金融机构国有化、再到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期间“猛药”迭出。经过一年的医治,华尔街金融机构发现,顽症似乎有所好转,命运也开始集体转折。
不过这帖“猛药”副作用也不小,后危机时代的经济也时不时出现新的隐忧与窠臼。
危机中的华尔街最希望看到的事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大量的货币倾泻而下,甚至降息。美联储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继2008年l0月通过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方案后,美联储11月份再拨8000亿美元,全面实施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然而如此“慷慨”的救市方案却遭到多方诟病,反对人士称银行占尽救市先机,整个计划只帮助了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类比:央行总能通过从直升机上撒钱的做法来解决问题。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每个人都站在可以拿到钱的区域内。人们开始等待政府的解释:为什么只有银行站在了可以拿到钱的区域内?
于是,财政部站了出来。美国财长盖特纳公布了“公共-私人合作投资计划”。然而,这项计划最终也只是实现了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目标——增强过往贷款的流动性,代价却是提高了调整银行资本结构的难度。
这场救市的始作俑者应该说是英国。“布朗拯救了全球金融体系!”2008年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发出了以上感慨。英国首相布朗是最早提出了系统救市方案,其核心就是对于主要商业银行实行部分国有化,以此稳定整个银行体系。英国的行动启发了欧盟其他国家和美国,随后欧美各国纷纷效法。亚洲地区大部分央行也分别放松了货币政策。
尽管各国都希望通过低利率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但从各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降息并没能缓解市场资金流动不足的现实,当贷款、投资和消费都对低至谷底的基准利率无动于衷之时,金融市场或许已经陷入了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见习记者 王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