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后危机时代更需合作与包容

时间:2010-02-01 13: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新华国际时评)后危机时代更需合作与包容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改善世界的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是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对于刚刚走出“重症监护室”的世界经济,这样的命题正当其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带去了中国的“重思”:只要以合作的精神共谋发展,以包容的态度共创未来,世界经济就能走出一条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全球化高歌猛进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骤然而至并迅速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然而,危机迅速凝聚团结合作的力量。在最紧迫之时,二十国集团召开峰会协调宏观政策,协同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表明了全球共御危机的强烈意愿。

    如今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9%,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成为复苏的领跑者。李克强指出,全球经济初步摆脱困境,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然而,危机尚未结束,复苏基础仍不牢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就警告说,失业问题、债务问题、资产泡沫等问题依然是高悬在世界经济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异常脆弱,不排除二度衰退的可能。避免复苏过程的曲折,降低复苏过程中的风险,更需要国际合作。

    全球经济复苏风险重重。随着危机的缓和,更大的隐忧在于各国合作意愿减弱,进而陷入“囚徒效应”,使复苏的“嫩芽”提前夭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期贸易保护主义沉碴泛起和有关退出策略的政策博弈。尽管目前复苏势头渐强,但并非不可逆转。上世纪大萧条的教训当引以为鉴,一场保护主义浪潮就会使一切救市努力前功尽弃。目前,国际社会应当化承诺为行动,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使市场更加开放。

    至于颇具争议的退出策略,全球协同也至关重要。历史告诉人们:无序的、不合时宜的“退出”只会带来严重后果。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各国在退出机制上未能协调,结果破坏了复苏进程,并导致很多国家陷入二次衰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达沃斯表示,当前世界宏观经济复苏还很不稳定,在退出方面,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一致行动,避免由于退出步调不一而对经济产生新的波动。

    世界经济健康复苏需要国际合作,谋划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国际合作。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表明,缺乏合作与协调的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各国休戚相关,难以置身事外,唯有精诚合作才能共渡难关。

    平衡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国际社会应当从全局和长远考虑,加强南南、南北合作,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这样做的意义还在于,通过拉动发展中国家经济来激活其潜在需求,扩大世界市场容量,进而促成世界经济多元发展格局,降低因全球经济增长集中度过高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表明,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与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二战后形成的由少数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治理架构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全球化步伐超过了政治和心态的全球化”,“我们变得更为相互依赖,共同行动的需要在增加,但我们却缺乏高效和民主的机制框架”。

    构建一个更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适应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正如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所言,“当前多边体制似乎无力解决根本问题”。他呼吁让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进入全球政策讨论核心。后危机时代,一个体现平等参与、合作包容原则的全球治理结构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编辑:胡珊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