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今年纪念辛亥革命达到史上高潮。辛亥革命是检视当代两岸关系的历史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参照,供两岸当政者和人民共同省思。
对1911年发生的那场革命,两岸当局都曾有不同的论述和诠释,但孙中山所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岂不早已说明了他对历史观察后所下的论断?
历史是延续的,不能切割来看。中国封建帝制在辛亥革命后被打破,孙中山的建国理想却始终未能完整实现。
看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今天两岸的学者逐渐理出了头绪,认为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和《建国大纲》正体现于邓小平指明的走改革开放之路,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后,在大陆政、经和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和谐社会”的核心隐然指向了半个多世纪前孙中山的建国理想。
两岸的人们必须坦然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孙中山的理想是否在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萌发出新芽了吗?
在台湾,融合三民主义、自由主义和新儒家思想,在20世纪创造了经济奇迹,还有城市化和民主化浪潮。
在大陆,波折中也摸索出新路子。今天,可以重新认识孙中山的建国理想,并吸纳到当代中国建设的“中国特色”理论之中,这是目前已看到发端的可喜趋势。
但并非没有阻碍,两岸无法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在史观上存在关键的差异,这也正是目前两岸发展进一步关系的鸿沟。笔者认为,两岸当局和人民纪念辛亥革命,应汲取孙中山的建国理想和目标,从中化异求同。以诚恳面对历史的态度,才可能找到两岸的共同点,进而从过往的历史中找到对未来的指引。
辛亥革命对两岸而言都不陌生,重要的是,人们从盛大的纪念中能学到什么?我想应该是让孙中山的建国理想早日在中华大地得以实现,找到一条可以延续历史传承的脉络,让历史可以“浩浩荡荡”下去。
寄语两岸,珍惜辛亥革命所象征的共同基础,气度恢宏地眺望将来。让孙中山建国的理想在中华大地上以喜剧收场吧!
文/王超群(台湾)